庵中睡起五颂寄海印长老

剡竹纫丝杂短长,谁教曲折号宫商。
自从眠处知消息,终日笙歌是道场。

作品评述

《庵中睡起五颂寄海印长老》是宋代诗人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庵中睡起五颂寄海印长老,
剡竹纫丝杂短长,
谁教曲折号宫商。
自从眠处知消息,
终日笙歌是道场。

诗意:
这首诗词写的是韩维在庵中醒来后,向海印长老寄去的五首颂词。诗中描绘了庵中宁静的环境和韩维在其中的精神体验。他用剡竹制成的纫丝器悬挂在庵内,纤长的竹杆上扭曲着各种不同长度的丝线,象征着人生中的短暂和长久的事物。他感叹这曲折的人生道路就像音乐中的宫商音调一样,是谁来教他如何应对这些复杂的变化呢?他从睡梦中醒来,才得知人生的消息和真相,于是整日里笙歌奏响,成为修行的场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庵中的景物和作者的感悟,表达了对人生曲折变化的思考和对修行道路的追求。庵中安静的环境和竹丝纫器的描绘,展示了一种宁静的修行氛围。剡竹纫丝杂短长的形象,寓意着人生中的短暂和长久的事物,强调了人生的变幻无常。作者问道“谁教曲折号宫商”,表达了对人生变化的无奈和困惑,同时也探索着如何应对这些变化。然而,作者从睡眠中醒来后才得知人生的消息和真相,这里可以理解为对内心觉醒的揭示。最后,整日里的笙歌成为了道场,表达了作者将修行视为人生的归宿和追求的境地。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人生变化的思考和对修行道路的追求,通过描绘庵中景物和表达个人感悟,展示了作者对内心觉醒和修行境地的追求。整体上给人以宁静、深思和追求的感觉,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禅意的诗词作品。

作者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诗词推荐

昨夜东风里。忍回首、月明故国,凄凉到此。鹑首赐秦寻常梦,莫是钧天沈醉。也不管、人间憔悴。落日长烟关塞黑,望阴山铁骑纵横地。汉帜拔,鼓声死。物华依旧山河异。是谁家、庄严卧榻,尽伊鼾睡。不信千年神明胄,一个更无男子。问春水、干卿何事?我自伤心人不见,访明夷别有

病餐毒药访良医,医使元餐药治之。病去药回滋味别,舌头具眼者方知。

王母东门劣小儿,偷桃三度到瑶池。群仙无处追?迹,却自持来荐寿卮。

万汇就槁死,一凉送生意。问谁犯炎威,用事得屏翳。始自长夏来,龙骨呕四裔。平原暴槁乾,生火自焚燧。藉令翻长河,不给野老泪。祝融固有逞,轩轩抱馀恚。商飚欲小展,不费一矢遗。人谋略殚穷,乃作鬼事计。此邦严百神,奉事罔失坠。恶衣不掩胫,致美尽一祭。有严者贯神,父老

商州南十里,有水名寿泉。涌出石崖下,流经山店前。忆昔相送日,我去君言还。寒波与老泪,此地共潺湲。一去历万里,再来经六年。形容已变改,处所犹依然。他日君过此,殷勤吟此篇。

吉序冠三正,民时顺盛成。岁穰千亩实,气爽六符平。肆乐遵年律,迎长蔼颂声。云浓燕雁度,雪霁楚兰荣。异域梯航集,诸侯篚贡盈。尧仁敷万有,同此一阳生。

南徐好,桥下渌波平。画柱千年尝有鹤,垂杨三月未闻莺。行乐过清明。南北岸,花市管弦声。邀客上楼双榼酒,舣舟清夜两街灯。直上月亭亭。

柳边梅外试阴晴,清晓谁来鹊满庭。春似久痿才得沾,天如熟醉骤难醒。窗含西岭千秋白,笔转东皇万古青。又与新年书甲子,阶前尧历第三蓂。

心得高明趣,楼开井邑间。巡檐风与月,隐几水兼山。景物因天巧,轩窗占地悭。寒暄俱可至,徒倚不知还。

大雄真迹枕危峦,梵宇层楼耸万般。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仙峰不间三春秀,灵境何时六月寒。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钟朝磬碧云端。

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拊膺当问谁,憔悴鉴中鬼。

佩鞬来海上,七见岁星移。务劇操刀割,书成插羽驰。诗传百越徧,诏下九霄迟。束带朝阊阖,归艎泛渺瀰。旧游聊税驾,雅饮且轩眉。郑驿欢相接,牙弦辱所知。病惊琼树瘦,醉露玉峰奇。上马便西笑,何须诉酒巵。

田路直复萦,肩舆斜还正。如何晴三日,犹自滑一径。缺岸有危践,方轸无稳兴。不跌先独惊,稍坦深自庆。肯信坐者安,不及行者病。昨来九轨涂,可思不可更。忽逢两苍虯,争此一照乘。颇欲问故老,双争谁孤胜。水声乱人语,一辞无真听。轻风泛秧畴,众绿久未定。崎岖从此始,辛苦

旧已元枢幕,今犹大将牙。恩威伸六诏,封域总三巴。早晚看鸣佩,轩翔入判花。不妨乘驷马,上冢一还家。

未开黄钿紫冠小,谁与幽人作好秋。一笑相看两不厌,翠云堆里玉搔头。

卧埋尘叶走风烟,齿豁头童不记年。起倒不供聊应俗,高低莫可只随缘。冬冬鼓远三行夜,隐隐平湖四接天。枕底涛波蓬上雨,故将羁老到愁边。

帝诰皇喷味有余,万几无暇旋生疏。终须别置三千女,分记金华殿里书。

十九抛家弃俗缘。*溪下志便安然。悟得长春不夜天,大教门开万古

西望扬州何处,云中双塔漓岏。山外云涛断日,夕阳应近长安。

池面和风丽稍开,翠条芳甲满春台。笙歌竞奏长生曲,兄弟华颠对举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