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袁宏道的《廿三日至蒲圻谢中丞出迎时年九十二鹤发丹容尚能骑乘真人中瑞也口占二绝以纪其盛(其一)》
拼音和注音
yī xíng jīng jié wàn rén cóng , zhēng kàn qián cháo lǎo wò ló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卧龙:1.比喻隐居或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2.诸葛孔明者,卧龙也。3.形容山势绵延起伏。4.形容树木或树根盘曲之状。5.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行:(名)指同行的一群人:访问团~将于今日到达。
前朝:1.以前。2.过去的朝代。3.上一朝代。4.前殿,正殿。
旌节:1.古代使者所持的节。2.借以泛指信符。3.旌与节。4.指军权。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原诗
一行旌节万人从,争看前朝老卧龙。
杞梓楩楠俱朽尽,就中留得两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