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龙泉山

越山东来万烟鬟,馀姚为邑山四环。
客车细穿市井间,邑屋更绕龙泉山。
佛阁翚飞最高处,远近岚霏随指顾。
小留开船有新句,君知可是囚山赋。

作品评述

《登龙泉山》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丽的山水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的赞美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越过山顶,东来的万千烟雾,
馀姚镇在山的四周环绕。
客车从繁忙的市井穿行而过,
邑屋也围绕着龙泉山蜿蜒。
佛阁高耸,飞翔于最巅峰,
远近的云雾随着手指所指而飘渺。
小船在山脚下停靠,有新的诗句,
君可知道这是关于囚山的赋诗吗?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的景色和周围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龙泉山的赞美之情。诗中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给人以壮丽的视觉感受。山的四周环绕着馀姚镇,形成了一幅山水相依的画面。诗人通过客车穿行于市井、邑屋围绕山脚等描写,展现了山与人的密切联系。

诗中提到的佛阁翚飞在山的最高处,象征着宗教与山的结合,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而远近的岚霏随着手指的指引,呈现出一种意境的转移和云雾的变幻。最后,诗人提到小船停靠在山脚下,暗示着他在这个山间寻得了新的灵感和诗句,这也让人想象到诗人在山中的思考与创作。

整首诗以山为主题,通过描绘山的景色和与之相关的场景,展现了山的壮丽与庄严,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山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水之美,给人以一种静谧、高远、超越尘世的诗意享受。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竹屋寒无石鼎烟,春风吹作白龙涎。平生奇处何关染,字以山樊亦自然。

松下柴扉茅屋,篱边竹径清溪。菜花蝴蝶一色,野雀山鸡乱啼。

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

始兴溪子下江淮,曾为东南再造来。如虎如熊今固在,将军何处上金台。

日日开门避宠呼,舞骖飞盖共虚徐。昔人枉解痊秦痔,只得君王五乘车。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问华胄,名淇澳。寻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我幸此生,不忘本始。身虽朝廷,心实田里。所以暮年,知足知止。以进为忧,以退为喜。

清秋移象纬,皎月一更新。岩桂陪宾席,黄花似故人。诗参工部正,道入醉乡醇。遥指灵山下,长衫赛社神。

彼何人斯?其心孔艰。胡逝我梁,不入我门?伊谁云从?维暴之云。二人从行,谁为此祸?胡逝我梁,不入唁我?始者不如今,云不我可彼何人斯?胡逝我陈?我闻其声,不见其身。不愧于人?不畏于天?彼何人斯?其为飘风。胡不自北?胡不自南?胡逝我梁?絺搅我心。尔之安行,亦不遑

金石论交半化狼,竹桐吾味暂栖凤。陶篱三亩新荒迳,孔壁千秋未坏堂。彩凤题门人洒落,骊珠照夜笔淋浪。惜无北海盈樽酒,与赋东湖五月凉。

三分光阴二早过,灵台一点不揩磨。区区逐日贪生去,唤不回头怎奈何。

驼褐倚禅榻,丝鬓飏茶烟。谁知老子方寸,历历著千年。试问汗青馀几,一笑腰黄萦梦,我自乐天全。出处两无累,赢取日高眠。八千里,西望眼,断霞边。弁苍苕碧,随分风月不论钱。执手还成轻别,何日归来投社,玉海得同编。经世付时杰,觅个钓鱼船。

万古灰飞,算何用、黄金满屋。吾老矣,几番重九,几杯_醁。此日登临多恨别,明年强健何由卜。且唤教、儿女逐人来,寻黄菊。苹已白,枫犹绿。鲈已晚,橙初熟。叹人间何事,稍如吾欲。五柳爱寻王母使,三闾好作湘妃曲。向飘风、冻雨返柴扉,骑黄犊。

纷华尝遍气豪粗,未到衰年一点无。行幛不施机上锦,坐龛只葺水中蒲。斜斜策杖随椶屨,寂寂闻香对瓦炉。若昧那伽常在定,结跏徒费钝工夫。

言出君门日,遥闻紫禁钟。诏书中使降,骏马上闲供。天下持平手,毫偏不置胸。文从有司较,卷是近臣封。胜阵无容敌,精兵已善攻。明朝当奏号,鸳鹭看归雝。

闲路踏花来,闲逐清和去。来去虽然总是闲,有多少伤心处。红碧好池塘,朱绿深庭户。随分山歌社舞中,且乐陶陶趣。

太白空来数百年,贯之今称隐其閒。静应笑我藏名拙,惹得人多到竹关。

才有腊後得春饶,愁见风前作雪飘。脱蕊收将熬粥吃,落圌仍好当香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