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赵帅四首

自昔繁雄地,芜城压锦城。
惟公工活国,上课已蜚声。
富庶几当日,调虞属老成。
归应演周颂,宗祀奏维清。

作品评述

《次韵赵帅四首》是宋代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自古以来,繁华胜地层出不穷,但芜城却压倒了锦城的繁华。只有赵帅的功绩才能使国家兴盛,他的声名早已传扬开来。曾经的富庶景象是否还能重现,这需要赵帅的智慧和经验。回归社稷之后,他将承担起演奏周颂的重任,祭祀活动将变得更加庄重和清净。

诗意:
这首诗以赞颂赵帅的才干和功绩为主题。它展示了芜城的繁华和锦城的辉煌,但强调了赵帅的重要性,认为只有他的贡献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诗人对赵帅的聪明才智和老成稳重表示赞赏,并期望他能继续为国家做出贡献,领导祭祀活动并保持其庄重和清净的特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赵帅的赞颂,表达了对他智慧和经验的崇敬之情。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芜城与锦城相比,以突出赵帅的重要性。诗中还暗示了赵帅将要承担的重任,即演奏周颂和主持宗祀活动,这是一种对他能力和品德的高度认可。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赵帅所具备的才华和领导才能,寄托了诗人对国家繁荣和祭祀仪式的美好期望。

这首诗词展现了陈造对赵帅的敬仰和对国家繁荣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祭祀仪式的重视。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描绘了一个有着明亮未来前景的场景。通过对赵帅的称赞,诗人传达了对智慧、领导力和庄重仪式的崇高评价,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治理者和宗教仪式的重视。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十年归把钓鱼竿,万变惟凭冷眼看。白发相寻点鬼簿,紫金焉得返魂丹。渐惊老旧遗民尽,欲问承平往事难。秋日未须畏残暑,浙江潮退即天寒。

风静杨柳垂,看花又别离。几年同在此,今日各驱驰。峡里闻猿叫,山头见月时。殷勤一杯酒,珍重岁寒姿。

芡实遍芳塘,明珠截锦囊。风流熏麝气,包裹借荷香。

暂作宜阳客,深知太守贤。政移千里俗,人戴两重天。旧郭多新室,闲坡尽辟田。倘令黄霸在,今日耻同年。

嘉树蔼夏绿,清风动虚襟。念君有高趣,劳我径寸心。伫立东城曲,日夕见云岑。以兹世多故,忘彼升与沉。聊乐在书籍,佩玉怀所钦。华池散帙步,当户鸣幽禽。兰生已覆井,泉响迥出林。醉将山口月,弹作弦上音。明月照别鹤,遗音戛南金。何当坐松石,从尔听瑶琴。

兴福奇儿,福无边表。一点灵台,青天月皎。

小似武夷深更幽,地肋九曲一溪流。诛茆结屋虽成左,赢得青山自在游。

今朝十二,鼓声动地。雪水上来,讨甚巴鼻。直饶天雨四花,争似归堂打睡。

郎罢肩犂稚子前,牛和熟路不须牵。归来饭倒羹初糁,洗脚还将草履穿。

百亩清池傍郭斜,居人行乐路人夸。自言官长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纵饮座中遗白帢,幽寻尽处见桃花。不堪山鸟号归去,长遣王孙苦忆家。

九重怀井络,一字侈奎章。来者思冰檗,其毋顷刻忘。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韩信栖迟项羽穷,手提长剑喝秋风。吁嗟天下苍生眼,不识男儿未济中。

富侯荆山姿,落落混燕石。镌磨经世故,不磷乃天质。轩裳傥来寄,既去宁须戚。骅骝走长坂,一跌未为失。秦庭谬瑕疵,睨柱终完璧。君子有远怀,事道先器识。千钧等鸿毛,始见乌获力。行矣各勉旃,他时赖三益。

戚戚秋风飐旐旌,送车千辆咽佳城。令妻寿母名兼美,孝子慈孙礼备成。望士有诗歌绋綍,梵坊无侣献铙钲。更惭朴语书铭石,万一幽光久更明。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卉醴陀花物外香,清浓标格胜椒浆。我来尚有钧天会,犹得金尊半日尝。

昔作匆匆去,今成缓缓归。江山苦招隐,鸥鹭信忘机。已分渔舟老,还思雁序飞。天公知客意,帆饱水生肥。

风随车走。唤做天公否。试运州犁高下手。砂砾糠秕前后。谁言天籁难移。即今神柄谁持。若问红炉点雪,后来理欲分歧。

古柏修篁万木颠,盘山百折叩真仙。便疑脚踏如来地,已觉身游洞府天。空翠遐观浮海日,偃云时汲濯缨泉。我来只恨无仙骨,未必丹炉不再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