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安光孝寺观空轩遗圆长老

宝坊郁郁满松桧,独有小轩花数辈。
榜以观空作正观,要识转物大三昧。
世间眩人万红紫,心君已落色界内。
那知心境无异法,真见元非色尘外。
色空双忘未奇特,非非想处亦横溃。
谁因拈花发微笑,嚼蕊嗅香不相碍。
吾侪跛鳖望千里,安得远都如历块。
诗在怀藏拟不出,彼上人者难酬对。

作品评述

诗词:《怀安光孝寺观空轩遗圆长老》

译文:
宝坊郁郁满松桧,
独有小轩花数辈。
榜以观空作正观,
要识转物大三昧。
世间眩人万红紫,
心君已落色界内。
那知心境无异法,
真见元非色尘外。
色空双忘未奇特,
非非想处亦横溃。
谁因拈花发微笑,
嚼蕊嗅香不相碍。
吾侪跛鳖望千里,
安得远都如历块。
诗在怀藏拟不出,
彼上人者难酬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王灼创作的,题为《怀安光孝寺观空轩遗圆长老》。诗中描绘了一个僧人在安光孝寺的小轩中修行的情景。

诗人首先描述了宝坊郁郁葱茏,满布松桧的景象。他指出,其中唯独这个小轩里的花朵开放了数代,暗示了修行者的长寿和禅宗的传承。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观空,他以观空为正观,要认识到物象的转变和大智慧。在世俗的红紫色彩中,诗人的心已经沉浸在尘世之中,而不知道心境的无异法,真正的佛性存在于色尘之外。

诗人表达了色与空的双重遗忘,这种境界并不奇特,即使在思考的时候也会崩溃。他提到了一个拈花微笑的人,无论是拈花还是嗅香,都不会相互干扰。这暗示了在修行中达到了一种超越名相的境界。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追求。他说自己是一只跛脚的乌龟,眺望千里,但很难达到远方的目标,就像历经千辛万苦,却无法到达目的地。他表达了自己对修行境界的追求,但认识到自己的限制。

这首诗表达了王灼对禅宗修行的思考和对境界的追求。通过描写小轩中花朵的盛开和转变、色与空的对忘、以及自己的追求之路,诗人表达了对超越尘世的向往和对真正境界的渴望。

诗词推荐

段段寒沙浅水,萧萧暮雨孤篷。香罗不共征衫远,砧杵客愁中。别恨慵看杨柳,归期暗数芙蓉。碧梧声到纱窗晓,昨夜几秋风。

秦帝观沧海,劳人何得修。石桥虹霓断,驰道鹿麋游。车辙久已没,马迹亦无留。骊山宝衣尽,万古空冢丘。

貂裘离阙下,初佐汉元勋。河偃流澌叠,沙晴远树分。牛羊下暮霭,鼓角调寒云。中夕萧关宿,边声不可闻。

千室暮山西,浮云与树齐。剖辞云落纸,拥吏雪成泥。野火芦千顷,河田水万畦。不知琴月夜,谁得听乌啼。

秋风方索漠,霜貌足暌携。今日骑骢马,街中醉蹋泥。

一雪岂戏我,顿晴还起予。寺逢东野古,梅误北枝疏。发兴清无极,深行画不如。冰泥渐融释,却恐污衣裾。

缟裙练帨玉川家,肝胆清新冷不邪。穠李争春犹办此,更教踏雪看梅花。

十日王程未许归,登山临水此心违。夜阑佛屋龛灯暗,时有飞萤点客衣。

留春春竟去,春去花如此。蝶舞绕应稀,鸟惊飞讵已。衰红辞故萼,繁绿扶雕蕊。自委不胜愁,庭风那更起。

古来学仙者,汉武殊可怜。后宫降王母,东狩封泰山。青鸟去不返,巨石乃能言。空留蟠桃核,谁能待千年。

太守风流嗜酪奴,行春常带煮茶图。图中傲吏依稀似,纱帽笼头对竹炉。

乱红飞已无多,艳游终是如今少。一番雨过,一番春减,催人渐老。倚槛调莺,卷帘收燕,故园空杳。奈关愁不住,悠悠万里,浑恰似、天涯草。不拟相逢古道。才疑梦、又还惊觉。清风在柳,江摇白浪,舟行趁晓。遮莫重来,不如休去,怎堪怀抱。那知又、五柳门荒,曾听得、鹃啼了。

岩前山溜洒如倾,三峡都无此景清。坐对秦宫垂箔景,静闻鲛室落盘声。好追祓禊兰亭会,疑到神仙洞府行。每羡渝南二千石,频来幽境驻只旌。

今日是重阳,劳师访野堂。相逢又无语,篱下菊花黄。

空里情知不著花,逢场将病当生涯。蒲团软暖无时节,夜听蚊雷晓听鸦。

白云寺里同听讲,卜得山斋竹树幽。君已不来梅自发,世皆如梦水长流,寒灯苦志归黄土,俗客轻人将白头。万惜少年多是死,静思吾道转堪愁。

忆昔龙门续断弦,荥阳一脉浚家传。谁知丽泽收声蚤,梦奠于今八十年。

青疏老瘦碧孱颜,杳杳深深万翠间。侍坐侍行仍侍立,雪松霜竹雨余山。

先生秀句满天东,二子缘渠再得穷。诗礼向来堪发冢,孙刘能使不为公。炎方瘴疠避轩豁,故国山河开始终。传语元龙要相识,江湖春动有来鸿。

自昔名高世,皆由艺入神。未应除扁鹊,世上便无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