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澄江上人赴兴元郑尚书招

师经非纸上,师佛在心中。
觉路何曾异,行人自不同。
水云晴亦雨,山木夜多风。
闻结西方社,尚书待远公。

作品评述

《送澄江上人赴兴元郑尚书招》是唐代诗人姚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师经非纸上,师佛在心中。
觉路何曾异,行人自不同。
水云晴亦雨,山木夜多风。
闻结西方社,尚书待远公。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澄江上人赴兴元郑尚书招的送别之情。诗人认为真正的师道并非只存在于书本上,而是存在于心灵中。不同修行者的觉悟之路虽然不同,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体悟。水、云、晴、雨、山、木、夜、风等自然景物的描述,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色彩。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听闻澄江上人要加入西方社(指佛教寺院)的决心,而郑尚书则在等待远方的澄江上人。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澄江上人的敬意和送别之情。诗人强调了真正的师道在于内心的体悟,而不仅仅是纸上的文字。这种思想在佛教中是常见的观念,强调修行者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体验来获得真正的觉悟。诗中的自然景物描写以及对不同行人的差异暗示了每个人在修行道路上的独特性。最后两句则展现了澄江上人追求佛法的决心和郑尚书的期待。整首诗词在简洁中蕴含了深刻的思考和情感,使人思索人生和修行的意义。

作者介绍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诗词推荐

寒食月明雨,落花香满泥。佳人持锦字,无雁寄辽西。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辽阳在何处,莫望寄征袍。

彻骨彻髓道一句,三要三玄绝遮护。竺乾四七例皆迷,震旦二三浑未悟。我说是言非正邪,当机觌面休回互。殷勤为报云台公,俊鹰不打篱边兔,

天德平无外,关门东复西。不将千里隔,何用一丸泥。

蓂褪尧阶八叶,桃翻禹浪三层。欢传崧岳挺生申。儿女团栾争庆。名注长生仙籍,未须仰祝龟龄。芳联子舍早蜚声。富贵荣华鼎盛。

浊水难攀清路尘,偶曾先后掌丝纶。归来久侍茵凭旧,至后初逢梅柳新。湖水欹斜应有意,春光漏泄不无因。绛帷幸许天荒破,日日当为问道人。

自中风来三历闰,从悬车后几逢春。周南留滞称遗老,汉上羸残号半人。薄有文章传子弟,断无书札答交亲。馀年自问将何用,恐是人间剩长身。

道安本儒士,颇擅弓剑名。二十游太行,暮闻号哭声。疾驱前致问,有叟垂华缨。言我故刺史,失职还西京。偶为群盗得,毫缕无馀赢。货财足非吝,二女皆娉婷。苍黄见驱逐,谁识死与生。便当此殒命,休复事晨征。一闻激高义,眦裂肝胆横。挂弓问所往,趫捷超峥嵘。见盗寒涧阴,罗列

齐仲善交。在久弥敬。自我之遘。一遇而定。于穆谢生。以和缮性。有言属耳。有文在咏。

贼布告水露罪全彰,揽得西乾沸似汤。顶上铁枷无计脱,却来东土强摊贓。

何人知寺路,松竹暗春山。潭黑龙应在,巢空鹤未还。经年来客倦,半日与僧闲。更共尝新茗,闻钟笑语间。

寺门山水际,清浅照孱颜。客棹晚维岸,僧房犹掩关。日华穿竹静,云影过阶闲。箕踞一长啸,忘怀物我间。

寻春杖屦偶乘闲,多谢谢囊肯破悭。坐石有言盟白石,爱山随意买青山。

乾坤爻变括天心。枢简易浮沉。斡旋升降成甘露,种黄芽、陆地根深。潋滟滋荣金蕊,丹霞照,万神钦。云收天静酒重斟。韵聒耳鸣琴。醺醺酩酊乘风舞,恣神怡、鼓掌歌吟。深入洞天静境,得真乐,写知音。

十月小春天。放榜梅花作状元。会庆礼成三日後,生贤。第一龙飞不偶然。劝酒自弹弦。更着班衣寿老仙。见说海坛沙张也,明年。此夜休嗔我近前。

一条丁水铜鱼塞,三十年来旧相识。巧妙四山云岫落,玲珑双甑月灯明。宝山流连井,久立方知省。

水乡清泠落梅风,正月雪消春信通。昨夜园林新得雨,杏梢争放晓来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初欣彩胜迎春早,已觉鸡人报漏迟。风色结寒犹料峭,天光煦物已融怡。

饮涧思浮白,行山当踏青。柏边桤叶长,麦裹豆花零。清哢愁肠泮,疏香倦眼醒。牛关应不远,三舍即盐亭。

雨意生凉,云容催暮。画楼人倚阑干处。柳边新月已微明,银潢隐隐疏星渡。今古佳期,漫传牛女。一杯试与寻新句。幽怀冷眼是青山,旧欢往恨浑无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