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赵文鼎同游鹅石五首

桃花临水唤人看,花在嶙峋翠石间。
莫惜持杯酬烂漫,更须扶杖俯潺湲。

作品评述

《次韵赵文鼎同游鹅石五首》是韩元吉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桃花临水唤人看,
花在嶙峋翠石间。
莫惜持杯酬烂漫,
更须扶杖俯潺湲。

中文译文:
桃花盛开在水边召唤人们来观赏,
花朵绽放在陡峭的翠石之间。
不要舍弃手中的酒杯来应对这繁盛的景象,
更要拄着拐杖俯身静观流水潺湲。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桃花盛开的美景,展示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交融。桃花绽放在嶙峋的翠石之间,形成了一幅美丽而壮观的画面,诗人呼唤人们来欣赏。诗人告诫读者不要错过这美景,不要被杯中烈酒所迷惑,而应该拄着拐杖俯身沉浸在流水的声音中,静静地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桃花盛开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壮丽。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将桃花与嶙峋的翠石相对照,使诗中的景色更加生动鲜明。诗人呼唤人们来欣赏桃花的美丽,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诗中的"持杯酬烂漫"表达了人们面对美景时常常陷入享乐的境地,不愿离开或错过这美好的时刻。然而,诗人进一步提醒人们要懂得拄拐杖,俯身倾听流水之声,意味着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深思。这种对大自然的细腻感受和对人文情怀的思考,使这首诗词具有深远的意义。

总之,《次韵赵文鼎同游鹅石五首》展示了韩元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形象的描写和意境的营造,让读者在欣赏诗中的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融。

作者介绍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春事匆匆。花慵柳困,雨横风狂。寄语诗人,须烧银烛,与照红妆。休言桃李河阳。但过眼、难寻色香。只有今宵,更无明日,且缓飞觞。时侑觞者明日遂行

江汉天风日夜清,君游何处濯尘缨。云从鹦鹉洲前出,月在凤皇山上明。已羡以嬴吴士艳,行看词笔楚人惊。残荪剩芷将何用,归日分张与后生。

妙笔窥天顷刻成,浑如小架月初明。扶蔬老蔓敷新叶,下盖累累紫水晶。

潦倒傍门羞骑马,倦游老欲寄昆山。留将造请嗫嚅口,慷慨狂歌泉石间。

鈯斧埋藏岁月深,岩居日与白云邻。业风无奈重飘鼓,又作担柴卖筊人。

花落梧桐凤别凰,想登秦岭更凄凉。安仁纵有诗将赋,一半音词杂悼亡。

五月端午节,底事不须说。百怪尽潜踪,群魔俱殄灭。

宝胯开缃叶,香尘堕柘罗。汤鸣檐雨细,盏占陇云多。连日伊蒲塞,今朝热洛河。春风入诗腹,五字与君哦。

采莲莫采花,采花损空房。留房结青子,种作明年香。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出得出不得,是定非正定。冈明与文殊,丧却穷性命。

弟子成名众,先生独命穷。广场双鬓秃,陋巷一瓢空。鸡馔为亲设,牛衣与妇同。嗟乎犹蔷寿,神理竟难通。

浊水污泥清路尘,还曾同制掌丝纶。眼穿长讶双鱼断,耳热何辞数爵频。银烛未销窗送曙,金钗半醉座添春。知公不久归钧轴,应许闲官寄病身。

竹树谁家跨小桥,清溪一逞抱山腰。不须更倩王摩诘,水墨平铺百尺绡。

荀令园林好,山公游赏频。岂无花下侣,远望眼中人。斜日渐移影,落英纷委尘。一吟相思曲,惆怅江南春。

生甲更生庚。此是丹头切要明。药嫩采来归土釜,前烹。文赋刚柔次第行。片饷结丹成。沐浴防危更守城。到此不须行火候,持盈。火若加临必定倾。

蜀冈势与蜀山通,龙虎盘挐上紫空。小语还忧惊太一,高堂元自在天中。少师杨柳无遗迹,承旨歌谣有旧风。斜日芜城易兴感,忘怀犹喜故人同。

龙君鼎鼎出云关,分祀仙宫佛刹间。两月更无涓滴雨,问君何日可还山。

不与花争世态红。

青山吐出白龙开,我是地仙赵秀才。嘉善有鱼餐得去,永嘉有虎唤能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