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闲居

杜门春又夏,贫不厌身闲。
白日静于水,绿阴浓似山。
野蔬留客饮,小艇送僧还。
却忆西庵雨,泉声石壁间。

作品评述

《初夏闲居》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鲍鳌川。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杜门春又夏,
贫不厌身闲。
白日静于水,
绿阴浓似山。
野蔬留客饮,
小艇送僧还。
却忆西庵雨,
泉声石壁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夏的闲居景象。诗人杜门而居,经历了春天,又到了夏天,尽管贫穷,但他对闲逸的生活并不感到厌倦。白天宁静地流淌在水面上,周围的绿荫浓密得如同山景。他在野外采摘的蔬菜留下来招待客人品尝,他还亲自划小船送别离开的僧人。然而,他也怀念过去在西庵的时光,那里的雨水滋润着一切,泉水的声音回荡在石壁之间。

赏析:
《初夏闲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愉悦的田园景象。诗人选择了一个杜门闲居的场景,以表达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诗中所描绘的初夏景色给人以清新、惬意的感觉,诗人通过对白日的描绘,将时间流逝的感觉和宁静的氛围相结合,使人感受到一种安详的生活态度。

诗中的绿阴浓似山,给人以清凉的感觉,也暗示了大自然的丰饶与美好。野蔬留客饮,表达了诗人的慷慨好客之情,他尽管贫穷,仍然乐于与客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小艇送僧还,显示了诗人对于宗教信仰的尊重和关怀,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然而,诗人的回忆也不禁浮现出来。他怀念西庵的雨水,那里的雨水滋润着一切生命,给人以希望和生机。泉声石壁间,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美妙声音,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安详。这部分回忆与现实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同时也传达了对于过去的怀念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初夏闲居的美好景象,通过对自然、人情和内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自然和情感的追求,给人以一种恬静、舒适的感觉,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意义。

作者介绍

无传。

诗词推荐

风力清严扫暮烟。纤尘不疑月婵娟。太虚那得有中边。大地山河空复影,九霄宫阙旧无传。几承剑气一飘然。

六韬人去无家学,独说吾乡有羽仪。太尉府中招处士,湖州幕里看宾师。座分雨露黄封济,门护风云赤羽旗。湖上老夫询出处,扁舟一叶似鸱夷。

想君秦塞外,因见楚山青。槲叶晓迷路,枳花春满庭。禄优仍侍膳,官散得专经。子敬怀愚谷,归心在翠屏。

画邱置学明如星,顽民殄戮何可矜。井田一变乡校废,斯民何往非干刑。三复名言子曾子,不独阳肤当守此。未经师傅儿犹痴,尽在哀矜君勿喜。

周南留滞玉堂仙,千骑那教下蜀川。梁上几看明月夜,江东空想暮云天。五年契阔音书断,万里归来语笑鲜。喜有常郎天下士,肯来相对语残编。

华亭冠层城,满城桃与李。微风散晴烟,七泽多春水。龙山集眄,章台见遗址。感物思无穷,对酒差可喜。

群动各已息,在汝梦中游。尘埃大地如水,儿女不堪愁。寂寂古人安在,冉冉吾年如此,何处有高楼。客有洞箫者,泪不下能收。庾楼坠,秦楼渺,楚楼休。知公所恨何事,不是为封侯。自有此山此月,说甚何年何处,重泛木兰舟。起舞酹英魄,余愤海西流。

渐台通翠浪,暑殿转清风。帘卷东朝散,金乌未遽中。

澹澹烟覆渚,呜呜角收声。白毫万丈光,下注千山倾。良夜三五时,玉楼十二城。皇天老眼开,碧湛双瞳晴。窥我读书窗,徘徊到天明。,我从树头来,挟我入太清。飞萤转蒿丛,熠燿徒营营。露气下庭宇,秀爽凌冠缨。以兹无尽景,对此不平鸣。不如使云遮,寂历忘吾情。

徇物笑蛮触,自守等毅豹。寸壤闻蚓吟,九万观鹏踔。孰知尘外士,戴目懒此校。营营彼谁子,磔蝟计微效。

帝念重湖远,使者选清强。关西夫子人杰,揽辔出鸳行。熊楚一天坐镇,虎节三台更历,号令肃秋霜。褰帷间风俗,原隰总生光。瞻南极,朝北斗,酌霞觞。潢池息浪奏凯,筹饷属萧张。一点眉间多□,一札日边有诏,香案侍东皇。岁岁蓬壶宴,好景对枨黄。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柴门深掩古城秋,背郭缘溪一径幽。不有小园新竹色,君来那肯暂淹留。

世业工看卷,天资拙治生。吏曹容小隐,廪禄代深耕。痛饮中贤圣,高吟适性情。妻孥随我惯,自不厌藜羹。

茅屋三间槿作篱,白头婆子葺冬衣。儿童饱饭黄昏后,短笛横吹唤不归。

水色山光明几上,松阴竹影度窗前。焚香对坐浑无事,自与诗书结静缘。

听取渔歌说武夷,武夷九曲水涟漪。放舟理櫂从头去,三十六峰天下奇。

雁声低度水村深,中有人敲月下门。满屋秋风灯欲暗,江山千里故园心。

一下兰桡蓦口鞭,大洋海底火烧天。父南子北家何许,风满长空月满船。

岭头卢老一炉灰,长短根茎各自栽。轻贱已消先世业,知君海上去仍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