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古兰花十首

玉露金风喜乍凉,紫茎绿叶荐秋芳。
今年最好中秋月,更着秋兰月下香。

作品评述

《秋日古兰花十首》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露金风喜乍凉,
紫茎绿叶荐秋芳。
今年最好中秋月,
更着秋兰月下香。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开放的古兰花。玉露和金风的到来使得天气渐凉,这让古兰花感到愉悦。古兰花的紫茎和绿叶在秋天中显得格外美丽。今年的中秋月亮最明亮,更增添了秋兰花在月下散发香气的美丽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兰花在秋日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运用了玉露、金风、紫茎、绿叶、中秋月和秋兰花等形象描写,通过对色彩、香气和环境的描绘,创造了一个富有生动感的秋日景象。诗中以花为主题,通过花的形象来抒发对秋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对美的追求。

古兰花作为秋天的代表,被用来象征秋季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古兰花紫茎绿叶的描绘,展示了秋天的色彩丰富和生机盎然。中秋月亮的明亮,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也凸显了秋兰花在月下散发香气的美丽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悦和对美的追求,展示了秋天的魅力和独特的风景。作者巧妙地运用形象描写和意象的构建,使得诗词充满了生动的意境和美感。这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赞美,同时也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刻的珍惜。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松风碎助潮声急,竹露零添涧水流。

圣谟洋洋,网纪四方。孙我髦士,观国之光。遐不作人,而邦其昌。以燕天子,万寿无疆。

申白苛留。绮园浪出,老不知羞。输与先生,一枝鹤膝,一领羊裘。便教赐履营丘。争似把、渔竿到头。冷落_溪,张皇牧野,著甚来由。

因逢日者教重应,忍被云僧劝却归。

谁艰留得年华住。韶华今在何处。万林飞尽,但惊天篆,半空无数。望消息、霜催雁过,佳人愁起云垂暮。就绣幕、红炉去。金鸭时飘异香,柳腰人舞。休道行且分飞,共乐还一岁,见景长是欢聚。大来芳意,既与名园,是花为主。翠娥说、尊前笑语。来年管取人如故。向寂寞,中先喜,俄

难把菱花照素颜,试临春水插花看。木兰船上游春子,笑指荆钗下远滩。

画桡艇子短驴秋,野店山邮每小留。瓜蔓水生初抹岸,梅黄雨细欲遮楼。辽东邂逅从归鹤,海上逢迎得狎鸥。岂是人间偏好异,暮年难复作沉浮。

绿竹移阴抹画墙,倚栏红药殿春光。风开帘幕催香篆,坐听莺声春昼长。

亭榭跨池塘,泓澄入座凉。扶疏皆竹柏,冷淡似潇湘。萍嫩铺波面,苔深锁岸傍。朝回游不厌,僧到赏难忘。最称收残雨,偏宜带夕阳。吟堪期谢脁,醉好命嵇康。奢侈心难及,清虚趣最长。月明垂钓兴,何必忆沧浪。

双颊凝酥发抹漆,眼光入帘珠的皪。故将白练作仙衣,不许红膏污天质。吴音娇软带儿痴,无限闲愁总未知。自古佳人多命薄,闭门春尽杨花落。

道源冷然白,疏通无一尘。中扃泬寥生,太古以上人。斋居不三月,水镜冰壶身。日观红未升,绿琐先知晨。逍遥且齐物,静与鸿蒙亲。如求漆园吏,先与卜西邻。

好山幸自绿崭崭,须把轻云护浅岚。天女似怜山骨瘦,为缝雾縠作春衫。

此别未知长与短,一春风雨助凄然。欲随流水入城去,更系扁舟话柳边。芒草斜阳新住蝶,落花飞絮乱啼鹃。雁苍山好须回首,便邮秋风在眼前。

野鹤清高六翮轻,孤云万里去冥冥。汉科合应茂才选,唐士曾书遗教经。好趁江南诸老在,尽看蓟北众山青。锦衣归日春风满,期醉沙堤双玉瓶。

高亭暑夜景相和,凉月絺衣挂薜萝。杨柳风轻湖面阔,不知何处藕花多。

星霜几朝寺,香火静居人。黄叶不经意,青山无事身。抛生台上日,结座履中尘。自说一时课,别来诗更新。

碧芦青柳不宜霜,染作沧洲一带黄。莫把江山夸北客,冷云寒水更荒凉。

迟迟傍晓阴,昨夜色犹深。毕竟终须落,堪悲古与今。明年何处见,尽日此时心。蜂蝶无情极,残香更不寻。

菽粟瓶罂贮满家,天教将醉作生涯。不知新滴堪篘未?细捣枨虀买鱠鱼,

扁舟傍归路,日暮潇湘深。湘水清见底,楚云淡无心。片帆落桂渚,独夜依枫林。枫林月出猿声苦,桂渚天寒桂花吐。此中无处不堪愁,江客相看泪如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