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古兰花十首

玉露金风喜乍凉,紫茎绿叶荐秋芳。
今年最好中秋月,更着秋兰月下香。

作品评述

《秋日古兰花十首》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露金风喜乍凉,
紫茎绿叶荐秋芳。
今年最好中秋月,
更着秋兰月下香。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开放的古兰花。玉露和金风的到来使得天气渐凉,这让古兰花感到愉悦。古兰花的紫茎和绿叶在秋天中显得格外美丽。今年的中秋月亮最明亮,更增添了秋兰花在月下散发香气的美丽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兰花在秋日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运用了玉露、金风、紫茎、绿叶、中秋月和秋兰花等形象描写,通过对色彩、香气和环境的描绘,创造了一个富有生动感的秋日景象。诗中以花为主题,通过花的形象来抒发对秋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对美的追求。

古兰花作为秋天的代表,被用来象征秋季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古兰花紫茎绿叶的描绘,展示了秋天的色彩丰富和生机盎然。中秋月亮的明亮,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也凸显了秋兰花在月下散发香气的美丽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悦和对美的追求,展示了秋天的魅力和独特的风景。作者巧妙地运用形象描写和意象的构建,使得诗词充满了生动的意境和美感。这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赞美,同时也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刻的珍惜。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遭逢好文日,黜落至公时。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更惭君侍坐,问许可言诗。

灵谷神仙宅,言归肆目新。山光远如画,秋色老於人。世俗棋争劫,人心海变尘。功成思范蠡,湖上一闲身。

安用移封向酒泉,醉乡只拟乞南园。更添小阁临滩石,一洗人间歌吹喧。

贱妾如桃李,君王若岁时。秋风一已劲,摇落不胜悲。寂寂苍苔满,沈沈绿草滋。繁华非此日,指辇竞何辞。

书幣保因识灌园,等閒夜度北山云。明朝难觅苏仙鹤,邻舍空余孺子坟。不世大功关气数,故人高义足知闻。看来只是谈恢复,已隐无堪佐万分。

故人坟树立秋风,伯道无儿迹便空。重到笙歌分散地,隔江吹笛月明中。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

庵前谁为子磨{博十换土},春莺巧啭忽当筵。共嗤白传辛勤甚,万唤千呼始上船。

去去冲朝雾,行行弄夕霏。移秧晴竭作,坐社醉扶归。细草迷行径,残花点钓矶。牸牛将犊过,雄雉挟雌飞。野寺烟钟远,村墟绩火微。诸孙殊可念,相唤候柴扉。

往常时为功名惹是非,如今对山水忘名利;往常时趁鸡声赴早朝,如今近晌午犹然睡。往常时秉笏立丹墀,如今把菊向东离;往常时俯仰承极贵,如今逍遥谒故知;往常时狂痴,险犯着笞杖徒流罪;如今便宜,课会风花雪月题。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出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仗立云

风搅长空,霜飞平野,冷云常带遥山。乱鸦声断,烟霭有无间。气与寒威共凉,深绣户、帘幕重关。梅枝亚,纤纤秀色,疏影小阑干。相携,同好景,窥檐望雪,呵手低鬟。笑语里、都言雪意非慳。有个红炉暖处,围兽炭、不管宵残。从教醉,添香倚玉,门外任清寒。

蟹舍渔村两岸平,菱花十里棹歌声。依家放鹤洲前水,夜半真如塔火明。

沙堆套裹三格路,石炭烟中两座城。

四十发已白,百谋无一成。林泉有夙志,芝朮寄晚程。人间好山水,往往尽经行。辄忌堕圭组,所至欲有营。卧龙胜兰若,曩游惬平生。苍茫紫翠间,藤萝路回萦。上方攀跻迥,遐瞩襟宇宏。风飒秋岭瘦,云护晓泉明。汲甘漱芳润,撷香佩华英。境迷烟霞痼,道豁人鬼盲。是时驾言旋,濡毫

古括人豪醉墨鲜,一樽宁怯酒如船。新诗磊磊珠玑落,不记梅花在眼前。

石马门前万里回,向人似亦笑颜开。独寻旧日题诗处,却恨骚翁不共来。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习习谷风,维风及颓。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两眼明如月,江湖度十春。问谁当鼎贵,笑说未逢人。

魏王堤畔草如烟,有客伤时独扣舷。妖气欲昏唐社稷,夕阳空照汉山川。千重碧树笼春苑,万缕红霞衬碧天。家寄杜陵归不得,一回回首一潸然。

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世务。本家蓝田下,非为渔弋故。无何困躬耕,且欲驰永路。幽居与君近,出谷同所骛。昨日辞石门,五年变秋露。云龙未相感,干谒亦已屡。子为黄绶羁,余忝蓬山顾。京门望西岳,百里见郊树。飞雨祠上来,霭然关中暮。驱车郑城宿,秉烛论往素。山月出华阴,开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