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蔡天启

杖藜缘堑复穿桥,谁与高秋共寂寥。
伫立东冈一搔首,冷云衰草暮迢迢。

作品评述

诗词:《寄蔡天启》

杖藜缘堑复穿桥,
谁与高秋共寂寥。
伫立东冈一搔首,
冷云衰草暮迢迢。

中文译文:
手拄着藜杖,沿着堑边再次穿过桥,
与谁共度这高远而寂寥的秋天。
孤立在东冈上,疑虑地搔搔头,
寒冷的云彩,凋零的草地,夜幕渐渐降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人王安石创作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孤独寂寥的深切体验。

首先,诗中的杖藜、堑边和桥等景物描绘了一个寂静而荒凉的背景。诗人沿着堑边,手拄着藜杖,穿过桥梁,途中似乎没有与他人相遇,强调了孤独的情感。

其次,诗人以高秋的景象衬托了内心的孤独。高秋时节,大地凋零,天空中的云彩变得寒冷,草地也渐渐衰败。这些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寂寥相呼应,彰显了他的孤独感和凄凉情绪。

最后,诗中的伫立东冈一搔首表明了诗人的思索和疑虑。他独自站在东冈上,不禁抚摸着自己的头发,思考着什么。这种姿态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寂寥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不安。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凄凉的意境勾勒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愁。通过艺术的手法和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达到了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目的,给读者带来一种深深的共鸣和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相公临戎别帝京,拥麾持节远横行。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万条拂去旌。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

峡州使君我所亲,书去犹新报未闻。此士如今为第一,见之烦为致殷勤。

千里长江皆渡马,十年养士得何人。翻忆潘郎章奏内,愔愔日暮好沾巾。(《江南野录》:金陵受围,洞为七言诗,榜路傍云云。“家国愔愔,如日将暮”,潘佑谏表中语也)百骸同草木,万象入心灵。(夜坐,《吟窗杂录》)

全公无用,无用之用。生前已自无用,死后葛藤何用。虽然如是,善用者必自有用,不善用者不如勿用。试问大众,如何则为善用。有时拈起一枝草作丈六金身,有时把丈六金身却作一枝草用。

只道真阳天下稀,不知清远亦幽奇。攀崖下照龙湫水,细咏东坡老子诗。

海国秋风劲,江城暮雨昏。浮云低月峡,戍鼓殷雷门。芳草何年歇?青山亘古存。光阴如过客,吾道底须论。

西桥小小似垂虹,十里薰风胯下通。万盖红妆都不看,壶公立在月明中。

四戒从谁得,忠勤与孝廉。本原来简册,膏润到闾阎。仕久机锋熟,时来智虑添。平生真售用,家法有森严。

三杯攻散愁肠易,百岁频开笑口难。谁与南柯太守说,黄粱未熟且追欢。

离离玉立已无多,颜色相於冷不阿。一种东风自根极,铜鞮最后谪仙歌。

寒山横抹修眉绿。楼前溪瀑锵鸣玉。车马各西东。行人如转蓬。阑干成独倚。海阔天无际。云淡隔壶山。鸿飞杳霭间。

误训若稽古,字至于三万。一言思无邪,可以了群怨。世人尔所有,夜光珠径寸。吾侪道固穷,君子兼山艮。

去年锁宿得联华,二月墙头始见花。今日都亭公感物,明朝太学我辞家。

三时赐食天厨近,再宿偷吟禁漏清。二十五家齐拔宅,人间已写上升名。

居人行转轼,客子暂维舟。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园秋。

缄诚上达魏元君,俄顷神霄下鹤群。顶炼大还丹鼎火,翅沾南岳岭头云。仙人骐骥秋风远,王子笙箫午夜闻。惆怅世间留不住,却骖鸾鹤出霞雰。

庾公陈迹已悠悠,春到江南天尽头。依旧冰芬照行客,瘴烟原不犯清流。

年华添线又浮灰,忽忽穷愁不易裁。惟有病人知客意,故冲寒雪送诗材。昔夸三窟今成缚,少倚千寻老作煤。妙用反从穷里得,一阳端自剥中来。

河洛辍微响,朱张传古心。世随人影落,君响路头寻。蔓草侵山径,柔荑死树林。良朋更能几,百感集孤斟。

倾座仙风冠颍奇,枳鸾移调位犹卑。兰薰夕膳三林案,草妬春袍一采丝。烟戍星残低序雁,陇天云断送歌骊。报成结课行堪待,慰荐连章达帝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