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末明初蓝仁的《修渡船》
拼音和注音
dù kǒu chén zhōu jiǔ yù xiū , bǎi chuān dōng xià zhèng héng li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百川:河流的总称。
渡口:(名)有船或筏子摆渡的岸边。
沉舟:亦作“沉舟”。沉船于水中。传周昭王南征,渡汉水时,当地人用胶粘的船给他乘,中流散架,昭王及臣属均被淹死。
横流:(动)①水流不依河道:洪水~。②任意地流淌:老泪~。③放纵任性:物欲~。
蓝仁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原诗
渡口沉舟久欲修,百川东下正横流。
艰难共济惭衰老,更唤前溪黄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