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太庙乐章

於穆时文,受天明命。
允恭玄默,化成理定。
出震嗣德,应乾传圣。
猗欤缉熙,千亿流庆。

作品评述

《享太庙乐章》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是郑絪。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於穆时文,受天明命。
允恭玄默,化成理定。
出震嗣德,应乾传圣。
猗欤缉熙,千亿流庆。

诗意:
这首诗词是用来歌颂在太庙享受乐章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古代的君主的敬仰和崇拜之情,以及对天命的顺从和对圣德的传承。诗人通过描述庙宇的神圣氛围和乐章的庄严,表达了对君主和祖先的虔诚和敬意。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庄重的语言,展示了古代太庙的庄严和肃穆的氛围。诗人以典雅的词句描绘了於穆时(指古代社稷之神)文风的庄重和天命的启示。允恭玄默,化成理定,表达了对祖先和圣德的尊崇和传承。出震嗣德,应乾传圣,表明诗人希望自己能够以君主的德行为榜样,传承圣明的道统。

最后两句“猗欤缉熙,千亿流庆”表达了庙宇中流转的欢乐氛围和祭祀活动的隆重。猗欤表示惊叹之情,缉熙表示欢乐喧闹,千亿流庆则形容祭祀活动的盛大规模。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对古代君主制度和祖先崇拜的崇敬之情。通过描写太庙中的庄严氛围和祭祀活动的繁荣,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君主德行的推崇。这首诗词既展示了唐代社会的宏伟场面,又表达了诗人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和对祖先智慧的致敬。

诗词推荐

禁林自笑老无才,觅得杭州刺史来。饮散凭栏却怊怅,不堪忆著故园梅。

丛榆落碎钿,蔓柳扑轻绵。丽畹暗红雾,曲堤横翠烟。嘉树正阴合,好禽新晤圆。东窗日已满,犹托隐囊眠。

落日行湖尾,重袍不御寒。乱流横短棹,入暝解征鞍。梅瘦觉春未,雁来知岁残。何时休跋履,犹幸得平安。

端许忧差减,宁容病寝侵。添兵薅草寇,垂早降梅霖。寨破山无险,田高水亦深。著书垂不朽,或可遂初心。

旧曾起草向明光,独与罗文近赭黄。三载瓦池研灶墨,因君聊复梦仪凰。

一壶村酒胶牙酸,十数胡皴彻骨乾。随著四婆裙子后,杖头挑去赛蚕官。

惠性何如见性通,要教灵验显吾宗。剩地扬下坠腰石,笑捧衣盂继祖风。

翁子平生最苦贫,晚将丹颈博朱轮。老儒五十无章绶,归去何妨且负薪。

废寺林溪上,颓垣倚乱峰。看栖归树鸟,犹想过山钟。石路寻僧去,此生应不逢。

二月春来半,宫中日渐长。柳垂金屋暖,花发玉楼香。拂匣先临镜,调笙更炙簧。还将歌舞态,只拟奉君王。

池堑秋水净,扁舟逆凉飙。的皪荷上珠,俯映疏星摇。深寻畏鱼淰,中路且回桡。冥冥菰蒲中,乃复有惊跳。

夜学晓未休,苦吟神鬼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雠。死辱片时痛,生辱长年羞。清桂无直枝,碧江思旧游。

相思树上合欢枝,紫凤青鸾共羽仪。肠断秦台吹管客,日西春尽到来迟。

妇姑城南风雨秋,妇姑城中人独愁。愁云遮却望乡处,数日不上西南楼。故人薄暮公事闲,玉壶美酒琥珀殷。颍阳秋草今黄尽,醉卧君家犹未还。

一春种得牡丹成。那知君遽行。东君也自没心情。夜来风雨声。追间阔,数清明。不应歌渭城。只愁河畔草青青。却须离绪生。

江边潇洒东山寺,知是曾经谢傅游。一代英姿馀信史,千年陈迹付东流。暮云初致苍生恨,远翠如凝妓女愁。好古嗟予生苦晚,停桡明月满沧洲。

村路初晴雪作泥,经旬不到小桥西。出门顿觉春来早,柳染轻黄已蘸溪。

择地喜将父,戴星勤坐曹。阿奴已伤锦,君子好更□。大尹徵求寡,先贤抚字劳。直须琴调古,莫倚棒头高。

兵火间关我尔同,相逢聊喜话匆匆。山长不碍飞云去,江涨应从远水通。白鹭晚潮初浸脚,雨花遗址正横空。临风遐想成惆怅,千古兴亡一局终。

深山穷谷没人来,邂逅相逢眼渐开。云鹤洞宫君未到,夕阳帆影几时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