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黄端微

沧江无纤鳞,太岳无低岑。
凤凰遗其卵,意欲留清音。
昂昂卧虎儿,已有吞牛心。
吴山山虽高,满路红棘林。
不如早西来,草堂松竹深。

作品评述

诗词:《别黄端微》

沧江无纤鳞,
太岳无低岑。
凤凰遗其卵,
意欲留清音。
昂昂卧虎儿,
已有吞牛心。
吴山山虽高,
满路红棘林。
不如早西来,
草堂松竹深。

中文译文:
滚滚沧江没有一尺鱼鳞,
巍峨的太岳山没有低矮的山峰。
凤凰留下它的蛋,
有意留下清脆的鸣音。
昂首卧着的小虎儿,
已经有了吞食牛的心。
吴山虽然山峰高耸,
但满路都是红色的棘林。
还不如早点向西来,
那里有深深的松竹草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别黄端微》是王令在宋代创作的一首作品。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隐含的人生哲理,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沧江和太岳山的壮丽景色,用“无纤鳞”和“无低岑”来强调它们的雄伟和高大。接着,诗人用凤凰遗下蛋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延续的渴望,希望留下清脆动人的声音。

接下来的两句描写了卧虎儿,这里可以理解为有雄心壮志的年轻人。虎象征力量和野心,已经有了吞食牛的心,意味着他们已经具备了追求更大目标的决心和能力。

而吴山虽然高耸,但却是红棘林一片,这里可以理解为现实世界的困境和障碍。红棘林象征着艰险和阻碍,吴山的高耸并没有给人以安逸和舒适的感觉。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选择,他认为不如早点向西来,西方往往被视为自由和宁静的象征,而草堂松竹深则象征着宜人的居所。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由自在、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希望远离现实的纷扰和困境,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它传递了一种追求自由、追寻内心宁静的情感,同时也启发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寻找自己的出路,追求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作者介绍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诗词推荐

北风于喁万窍号,落雪纷纷燖鹄毛。好向高堂护帷幕,新醪入脸殷春桃。居士何为嚣不顾,叩户长歌辞我去。行行逸兴高白云,千里江山入芒屦。问君无乃急所求,笑指南安作胜游。南安教师初不死,一闻消息即归休。嗟我平生污诗酒,未能赤脚走岩窦。在家自得忘家禅,托问教师印可否。

酷热如小人,到处苦相侵。清风如君子,时来宽我心。酷热驱不去,清风留不住。此情无以诉,吟傍阴阴树。

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色转明。

肩舆岂不稳,万象非我有。呼童换马来,湖山落吾手。

问高城铁*,缘底事、净妖氛。道霜落长安,元**令,万骑云屯。人人知自有用,望金汤、直上撼乾坤。海陆鲸*掀舞,秋风怒卷孤豚。将军。却恐炽灾熏。玉石到俱焚。便立马城头,扶伤*病,不侈奇动。区区莹蜂螳臂,算从今、都合□平吞。一片旌旗闲暇,梦魂常绕*门。

何必见戴安道,月圆夜雪晴时。乌府王起宗画,□□□□虚谷诗。

反照前山云树明,从君苦道似华清。试听肠断巴猿叫,早晚骊山有此声。

后学要说禅,教人学团谜。佛祖意分明,但为传衣偈。

忧勤番作妒,险詖自为才。赵瑟弦初绝,秦筝曲更哀。蛛纲罗妆鉴,庭芜暗玉阶。听鸡虽自误,辞辇却成非。犹谢昭阳月,时来照寝衣。

秋怀轩豁。痛饮天机发。世界只如掌大,算只有、醉乡阔。烟抹。山态活。雨睛波面滑。艇子慢摇归去,莫搅碎、一湖月。

朔风萧骚霜正浓,追随雁影来城东。楼阁宝门八字启,一超径入青莲宫。老师槌拂活泼泼,临机一喝开盲聋。舌根拖地无死句,何曾一字粘虚空。管带忘怀闻妙义,豁然暗与吾道通。诸方善人忽聚散,黄昏方打斋时钟。明极堂前吞个枣,画灰炉畔捉条龙。须臾八万四千偈,尽在蒲团默坐中。

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

高秋远行迈,入谷云气暝。稍稍微雨来,渐怯衣裳冷。萦纡青崦窄,杳霭烟竹迥。峰回稍开豁,夕阳散微影。霜叶落秋涧,寒花媚秋岭。穷途见土屋,人烟杂墟井。平生爱山癖,愒此惬幽静。月落闻子规,怀归心耿耿。

饮蝉惊雨落高槐,山蚁移将入石阶。若使秦楼美人见,还应一为拔金钗。

望里仙踪渺,烟霞沧海东。迳迷丹灶外,人转大还中。虬偃千林日,鸾吹一夕风。停骖迟太姥,蓝水洗尘容。

洛阳马叟世称贤,童稚相看四十年。只道诗名传宇内,宁知酒债满江边。蓬蒿久没扬雄宅,虾菜聊随范蠡船。此日将书付归雁,不胜清泪湿吴笺。

柴门任风开闭,茅屋尽日虚閒。站揍粗茶淡饭,报答流水青山。

玉树歌声泽国春,累累辎重忆亡陈。垂衣端拱浑闲事,忍把江山乞与人。

流火稍西倾。夕影遍曾城。高天澄远色。秋气入蝉声。

市声幽鸟几相呼,指点前村认有无。初见江山怀子美,更因楼阁梦姑苏。惯看渡口飞桃叶,细结篱根护木奴。蹙得锦囊多少句,暮归倾倒九渊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