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庵三端诗·蝉竹

气并阴阳正,仁无雨露偏。
阖开知有地,奇耦自潜天。
虽焕双纹异,仍存一节坚。
薰风动蝉腹,槐绿又鸣弦。

作品评述

《豫庵三端诗·蝉竹》是宋代岳珂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蝉竹为题材,通过描绘蝉竹的特点和意象,抒发了作者对于自然界中气候、阴阳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气并阴阳正,
仁无雨露偏。
阖开知有地,
奇耦自潜天。
虽焕双纹异,
仍存一节坚。
薰风动蝉腹,
槐绿又鸣弦。

这首诗词传达了深刻的诗意和哲理。诗人通过蝉竹这一自然景物,表达了对于天地间气候变化、阴阳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气并阴阳正",表达了大自然中的阴阳之气融合和谐的状态。这句诗意味着自然界的变化和运行是有规律的,阴阳相互交融,保持着平衡。

其次,"仁无雨露偏"这句诗表达了大自然的慈爱和公平。雨露是大地的恩赐,对于每一片土地都是平等的,没有偏袒之意。这也可以引申为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相待,不偏袒、不偏心。

接下来的两句"阖开知有地,奇耦自潜天",诗人通过描述蝉竹的特点,表达了自然万物的智慧和生命力。蝉竹的根系延伸深入地下,与天地相连接,展示了自然界中万物的联系和生命的延续。

"虽焕双纹异,仍存一节坚"这句诗形容了蝉竹的特色。蝉竹的纹理独特,但仍然保持着坚韧不拔的本质。这可以理解为人生中的困难和变化,虽然外表不同,但内心的坚定和坚持不变。

最后两句"薰风动蝉腹,槐绿又鸣弦"通过描绘风吹动蝉竹和槐树的景象,传递出和谐的气氛。蝉竹因风而鸣,槐树由绿叶和风声构成一曲动听的音乐。这个场景表达了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状态。

《豫庵三端诗·蝉竹》通过对蝉竹的描绘,以及与自然界及人生的联系,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敬畏和思考。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意味深长的语言,展现了岳珂对于自然界和人类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于和谐、坚韧和智慧的赞颂。

作者介绍

岳珂(一一八二~?),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飞孙,霖子。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爲朝官,歷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十二年,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爲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爲湖广总领。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四年,復起爲淮南江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卒年六十余。珂好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爲楮三年而成之意。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又有《宝真斋法书贊》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事迹散见本人有关着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珂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贊》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过于接近骈文之作。合编爲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姚家新婿是房郎,未解芳颜意欲狂。见说正调穿羽箭,莫教射破寺家墙。

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郎作沈水香。侬作博山炉。

巫峡裴回雨,阳台淡荡云。江山空窈窕,朝暮自纷氲。萤色寒秋露,猿啼清夜闻。谁怜梦魂远,肠断思纷纷。

因和一首寄呈。夸说洪都,西滕王阁,北豫章台。对雨帘半卷,江横如旧,沟亭_压,梯上无媒。但有江山,更无豪杰,拔脚风尘外一杯。题千墨,须杜陵老手,太白天才。力能笔走风雷。人道是闽乡老万回。把崇天普地,层胸荡出,横今竖古,信手拈来。使翰墨场,著伏波老,上马犹堪矍

拟报平生未杀身,难离门馆起居频。不看匣里钗头古,犹恋机中锦样新。一旦甘为漳岸老,全家却作杜陵人。朝天路在骊山下,专望红旗拜旧尘。

江上有奇峰,锁在云雾中。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

自洗铜壼试玉醅,小轩风月为徘徊。此心未与年俱老,犹解逢花眼暂开。

年年冬后心情快。常是留宾醉。尊前笑靥粲金钿,更有半黄枨橘、满堆盘。人人爱道休官去。总是闲言语。古今文士与贤才。为甚独高陶令、赋归来。

尘土长愁举眼低,转身今喜近晴霓。天边牛斗开吴墅,鸟外山川走越溪。拟解醉冠从此宿,恨无健笔为君题。牙签绕架藏书满,知与青云别作梯。

北方有奇蚌,产珠红晶荧。天鹅腹中物,万仞翔冥冥。此贪孰能致,俊鹰海东青。钩戟为爪喙,利刀以为翎。采之肃慎氏,扶桑隔沧溟。无厌耶律家,苛取不暂停。中夏得此珠,艳饰生芳馨。辽人贸此珠,易宝衔□軿。东夷此为恨,耻罍嗟罄瓶。渡兵鸭绿水,犁扫黄龙庭。夹山一以灭,河朔

皓月升林表,公堂满清辉。嘉宾自远至,觞饮夜何其。宰邑视京县,归来无寸资。瑰文溢众宝,雅正得吾师。广川含澄澜,茂树擢华滋。短才何足数,枉赠愧妍词。欢盼良见属,素怀亦已披。何意云栖翰,不嫌蓬艾卑。但恐河汉没,回车首路岐。

二月韶春半,三空霁景初。献来应有受,灭尽竟无馀。化迹传官寺,归诚谒梵居。殿堂花覆席,观阁柳垂疏。共命枝间鸟,长生水上鱼。问津窥彼岸,迷路得真车。行密幽关静,谈精俗态祛。稻麻欣所遇,蓬箨怆焉如。不驻秦京陌,还题蜀郡舆。爱离方自此,回望独蹰躇。

阊阖千门万户开,三郎沉醉打球回。九龄已去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

山风满松松气香,松香和酒入诗肠。悠然一醉便归去,如梦未觉无何乡。

生长天垂力,孤悬有作奇。最先承晓露,终不堕春泥。

龟筴皆云二月佳,愁眉攒定几曾开。不如腐草成萤爝,绝似明珠隔蚌胎。啖月蟆何尝砾死,衔泥燕却已归来。清羸不敢深思索,信笔成章一散怀。

骏骨饮长泾,奔流洒络缨。细纹连喷聚,乱荇绕蹄萦。水光鞍上侧,马影溜中横。翻似天池里,腾波龙种生。

独坐无聊感岁华,骚人忽寄一枝花。虽无素手簪罗髻,已觉春生野老家。

百楹夏屋势渠渠,气象岿然压里闾。庭下紫荆方秀茂,阶前玉树亦扶疏。门容驷马于公宅,客佩金鱼吏部庐。莫使乌衣文彩减,诸郎勤读五车书。

小别湖山劫外天,生还如证第三禅。台宗晤后无来去,人道苍茫十四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