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寄阎九

洞庭秋正阔,余欲泛归船。
莫辨荆吴地,唯馀水共天。
渺瀰江树没,合沓海潮连。
迟尔为舟楫,相将济巨川。

作品评述

《洞庭湖寄阎九》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的秋景和自己对归程的思念,表达了对友人阎九的寄托之情。

诗中以洞庭湖为背景,描绘了秋天湖面广阔的景色。诗人心生归意,想要乘船归去。他感慨于洞庭湖的辽阔,无法分辨出究竟是江荆州还是吴地,只感觉到水与天融为一体。他的视野渺茫,江树仿佛消失在远方,海潮连绵不绝。最后他决定迟迟不起船,与阎九一起涉足浩渺的巨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洞庭湖秋景和诗人的归途之意,展示了诗人深情厚谊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诗中运用了广阔的自然景观作为写景的背景,以及诗人纷乱的情感,营造出了一种旷远而忧郁的诗意。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孤独返乡的思绪和对友人的留恋之情。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友情的珍重,给人以深刻而真挚的感受。

作者介绍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诗词推荐

乡路日兹始,征轩行复留。张骞随汉节,王濬守刀州。泽国烟花度,铜梁雾雨愁。别离无可奈,万恨锦江流。

提筐红叶下,度日采蘼芜。掬翠香盈袖,看花忆故夫。叶齐谁复见,风暖恨偏孤。一被春光累,容颜与昔殊。

一方湘竹卧春阴,数卷唐诗醒老心。俗客不来山宇静,新莺啼入杏花深。

心兮如太虚,何恶亦何爱。吾庐寄吾兴,妙处端有在。於中忘岁时,畴觉屡迁代。但知曲肱眠,居然乐其内。无事户不出,此意谁能会。更约素心交,携书静相对。

妾家横塘西,春花压枝低。绿波净如镜,只着鸳鸯栖。

学佛居山林,往往仪状野。道人翩然来,礼节何尔雅。职事方惽惽,言论翻洒洒。安得冠其颠,公材岂云寡。

仁飚扉佳气,暐暐自门庐。閒日风波外,长年霜雪余。冻醪含凿落,春意动篨{上竹下胥}。定有升仙骨,黄精易扫除。

宫树春空,御屏香冷,谁遗金*人间。爱一枝紫玉,双凤声蟠。秋月春花客思,把幽情、都付伊传。惊吹处,籁翻天吹。鹤怨空山。风流贵家公子,记梦里琼楼,稳跨苍鸾。恍露凝银浦,霜裂琅*。不见云间弄玉,余音散、赤壁江寒。秦台晚,碧云零乱瑶天。

江流不动月西沈,南北行人万里心。况是相逢雁天夕,星河寥落水云深。

吴江春水拍天涯,江上风吹杨柳花。花飞满空无处所,随风直渡吴江水。渡水随风太有情,萦花惹草恣轻盈。狂如舞蝶穿花径,细逐流莺度绮城。绮城楼阁连天际,杨花飞入千门去。飞去飞来稍觉多,纷纷如雪奈君何?珠帘绣箔深深见,舞榭妆楼处处过。楼中美人春睡起,愁见杨花思荡子。

久渴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灯夜,金榜状元归。

上巳清明共一时,魏花开处亦连枝。前身应是唐宫女,犹记昭容双袖垂。

人行一善已为忧,何况夫君百行修。曩日慈闱贪眷恋,多年官路不追求。官才少列辜清德,职异上庠尊白头。洛社逾时阻相见,许多欢意却还休。

帝里谁无宅,青山只属君。闲窗连竹色,幽砌上苔文。远近高低树,东西南北云。朝朝常独见,免被四邻分。

乃翁曾记脱靴亭,直节高风有宁馨。知命时年弃轩冕,传心学问本家庭。饱餐霅水仍苕水,高揭文星更寿星。我亦七旬乃雌甲,林惭磵愧负山灵。

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

贵游多爱向深春,到处香凝数里尘。红杏花开连锦障,绿杨阴合拂朱轮。凤凰尊畔飞金盏,丝竹声中醉玉人。日暮垂鞭共归去,西园宾客附龙鳞。

竞喜蒿蓬月到时,莫嫌喧噪没新奇。凭谁试问波神看,定诵南湖近日诗。

紫垣疏舍拂霄霓,官烛台衾夜境凄。况是颜生无饮分,小斋应免醉如泥。

朔风利似刀,朔雪密如织。四山号虎兕,万卒无生色。号令等风霆,直捣龙沙北。夜半缚呼韩,天明传蓐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