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经界废已久,王者无尺土。
强力喜饕吞,含血不肯吐。
孱弱困道傍,性命轻毫缕。
为政须务本,析薪何匪斧。

作品评述

诗词《杂诗》是宋代诗人李复的作品,描述了当时社会政治的腐败和贪婪现象。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杂诗》中文译文:
经界废已久,王者无尺土。
边界废弃已久,国家失去了一寸土地。
强力喜饕吞,含血不肯吐。
强盗们喜欢吞噬,咽下的血迹都舍不得吐出。
孱弱困道傍,性命轻毫缕。
弱者困在道旁,性命轻如毛丝。
为政须务本,析薪何匪斧。
治理国家必须注重根本,分析木柴岂能不用斧子。

诗意和赏析:
《杂诗》以极其简练的表达,直接揭示出宋代社会政治的私利、贪婪和腐败现象。诗中作者以强力喜饕吞的形象,揭示了当时统治者的贪欲,他们不顾国家和百姓的福祉,将边界弃于不顾,只顾自己的私利。孱弱困道傍的描写,暗指社会弱势群体困苦潦倒,对他们来说,生命的价值微不足道。最后两句“为政须务本,析薪何匪斧”,呼吁执政者要注重治理的根本,像用斧头切割木柴一样,深入病灶去找出问题根源。

整首诗通篇细腻婉转,简单的词句极具力度和煽动力,浓缩了诗人对时代腐败现象的强烈不满和愤怒。通过揭示社会现实,李复表达了自己的观念和理想,呼吁当时的统治者要警觉和反省。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露出一腔赤诚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许。

诗词推荐

烟收湘渚秋江静,蕉花露泣愁红。五云双鹤去无踪。几回魂断,凝望向长空翠竹暗留珠泪怨,闲调宝瑟波中。花鬟月鬓绿云重。古祠深殿,香冷雨和风。

是处人家捣练忙,天寒日短路偏长。蛬声四壁无时歇,不遣羁人梦到乡。

江上何人夜吹笛,声声似忆故园春。此时闻者堪头白,况是多愁少睡人。

圆机互唱脱名模,妙应还同转辘轳。北济渊源连海峤,西岐枝叶茂江湖。一句子,彻天衢。草木虫鱼随物化,山川海岳亦欢呼。大千世界归明主,万国梯航贡帝都。

一生只著一麻衣,道业还欺习彦威。手把新诗说山梦,石桥天柱雪霏霏。只是危吟坐翠层,门前岐路自崩腾。青云名士时相访,茶煮西峰瀑布冰。

多谢君恩许引年,容亲白石与清泉。不来山下寻诗社,既向湖中棹酒船。意适更穿花坞去,兴阑还傍竹林眠。那闻高士飘然句,陡觉身轻似得仙。

四山古木变精灵,闻得相呼来听经。夜深经罢各分散,灯火满林如乱星。

黄金即为侈,白石又太拙。斫得奇树根,中如老蛟穴。时招山下叟,共酌林间月。尽醉两忘言,谁能作天舌。

江南雨,风送满长川。碧瓦烟昏沈柳岸,红绡香润入梅天。飘洒正潇然。朝与暮,长在楚峰前。寒夜愁欹金带枕,暮江深闭木兰船。烟浪远相连。

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秦人相谓曰。吾属可去矣。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京口年来耆旧衰,高人沦丧路人悲。空闻韦叟一经在,不见恬侯万石时。贫病只知为善乐,逍遥却恨弃官迟。七年一别真如梦,犹记萧然瘦鹤姿。

饮阑钟虞欲移轩,香雾犹残金博山。明月飞来松岭外,游人散落马蹄间。城严画鼓初传角,路暗山花自落鬟。清境暂时都不见,夜深人尽始来还。

呼童致明烛,展我窗前书。顾谓尔童子,此岂不足欤。得意自忘伪,观一知其余。尔观千万灯,岂与一烛殊。尔岂不欲醉,举杯倾我壶。尔岂不欲饱,构火烹我鱼。人生贪外物,要以乐甚躯。吾求安不足,安用劳驰驱。

梅花欲动梦魂狂,橙子闲搓指爪香。莫怪草堂清到骨,一梳残月伴新霜。

三韩使者文章公,东夷守臣亲扫宫。清严不受橐中献,万里归来两松扇,六月长安汗如洗,岂意落我怀袖里。中州翦就霜雪纨,千年淳风古箕子。

[大吕为角]圣灵在天,九严崇深。风马云车,纷其顾临。

书册元非幕府才,江山牵率老夫来。略分秋色归吟卷,又误春蓑下钓台。有意及时常轗轲,无心於物莫惊猜。幽居亦有穷生活,麦陇蔬畦手自开。

玉塔界山松霭外,荻花翻雪晚风前。轮蹄漠漠红尘里,不著藤萝锁洞天。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杰阁枕平川,秋光淡远烟。窗开林外景,影占水中天。野色归吟笛,征帆过客船。危栏人徒倚,缥进十洲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