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边贡的《车遥遥为前人赋》
拼音和注音
mèng jīn dù tóu dēng huǒ luàn , luò yáng chéng biān guān gài duō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阳城:春秋时楚国贵族的封邑。古城楼名。山名。
灯火:(名)泛指亮着的灯:万家~。
洛阳: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西部。
渡头:(名)渡口。
冠盖:(名)官员穿戴的服饰和乘坐的车辆,借指官吏:~如云(形容集会的官员很多)。
津渡:(书)(名)渡口:关卡~。
边贡
边贡(1476 ~1532)字庭实,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原诗
车遥遥,风起沙蓬卷。离肠逐双轮,轮转肠亦转。
双轮转转临大河,雪花如席冰嵯峨。
孟津渡头灯火乱,洛阳城边冠盖多。
车遥遥,载君行,载君返。
赤凤衔书下紫云,回期莫待春华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