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微水有感四首

只应初剖判,便有斯江水。
于今知几时,东流犹瀰瀰。

作品评述

《听微水有感四首》是宋代诗人张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只应初剖判,便有斯江水。
于今知几时,东流犹瀰瀰。

诗意:
这首诗词以江水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流动的江水的感悟和思考。诗词中的“初剖判”指的是一开始对江水的观察和感知,而“斯江水”则指代正在流动的这条江水。诗人抒发了对江水流淌不息的奇妙之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历史的追问。

赏析:
这首诗词简洁而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对江水的感受,并通过对江水的观察,引发了对时间和历史的思考。诗人以“初剖判”来描绘对江水的第一次感知,以“斯江水”的形式将江水的存在感呈现出来。这种简约的表达方式充分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特色。

诗词的后两句“于今知几时,东流犹瀰瀰”通过对时间和江水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流转和时间变幻的思考。诗人对于时间的迷惑和对历史的疑问,以及对事物流动性的深思,都在这两句中得到了表达。

整首诗词通过简短而精确的语言,将诗人对江水的感知与对时间和历史的思考融为一体,给人以深思和启发。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生命流转的感悟,同时也呈现出宋代诗歌的特有韵味。

作者介绍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诗词推荐

寂寞日何为,闲居春色迟。惊风起庭雪,寒雨长檐澌。强饮樽中酒,嘲山世外诗。此生仍且在,难与老相离。

忧见须眉膳却荤,分明上帝见忠勤。赤章夜彻通明殿,一缕烟生六合云。

羌吹宣重籥,胡床近小台。轻轻云片度,淡淡月华开。壁暗雨留藓,庭虚风落梅。纳凉公宇邃,清夜兴悠哉。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足弱老态增,颠仆人共骇。无趾真吾师,天刑乌可解。

雨雾连晴雾,山行近水行。悠悠成小驻,役役又前征。底处冲烟泊,谁家趁晓耕。诗材动乡邑,点检欠经营。

题诗本是闲中趣,却为吟哦占却闲。我欲从今焚笔砚,兴来随分看青山。

日日题诗待海棠,要从地主借绳床。偶因风雨愆期至,已是飘零学退妆。

年光过眼如车轂,职事羁人似马衔。若遇琵琶应大笑,何须涕泣满青衫。

荆楚留连似失时,涪城欢饮类狐疑。军中刘哗夸言语,岂识英雄为义迟。

顿觉衰残甚,难胜委寄隆。惊惶牛喘月,怅望马依风。忍看丹炉坏,终怜蕙帐空。明年花慢发,待我转来红。

奇士束科目,炯如金在沙。孤吟娱草带,几度见槐花。此举衣缠绿,相看鬓欲华。泥金墨犹湿,已报熟葵瓜。

玉龙飞下太清境,粉雉凝成不夜城。眩得穷儿犹暴富,照教暗室亦强明。来朝细挹千林色,竟夕都忘万籁声。不原衔枚蔡州去,铁衣早撤戍边兵。

笑俯修栏一欠伸,年来踪迹尚埃尘。几曾只字商量酒,强把篇诗料理春。风雨无情莺口啉,江山有恨柳眉颦。不知桃李成阴未,我欲行吟避醉人。

龟肉不可食,蟹螯不中卜。龟以壳自戕,蟹以味见戮。所养殊毅豹,所亡等忧谷。一足致患害,内外皆{决冫换右边鸟}毒。嵇康坐才死,霍禹以势族。乐哉蟹螯中,贮此老龟肉。

征尘十载暗戎衣,虚负名山采药期。少日覆毡曾草檄,即今横槊尚能诗。昏昏杀气秋登陇,飒飒飞霜夜出师。曾有英豪能共此,镜中未用叹吾衰。

晓村深处,记当年、轻被东风吹别。重得相看春雨屋,心事从头细说。深院灯寒,流苏帐暖,曾梦梅花月。如今何在,消凝分付啼鴂。亭馆飞入腥烟,残香惟有,数朵酴醿雪。旧燕寻巢来又去,也觉双飞声咽。泛梗生涯,空花世界,且做杯中活。可人兰玉,风光还有时节。

云月虽不明,精魄固长在。飞蛾亦何知,乘时妒光彩。天高多飘风,烟雾中叆叇。纷纷堕蒿棘,终竟为何罪。

月香试看尤清绝,一在枝头一在窗。

旧绕新萦绿万蟠,架余篱剩复垂栏。先生醉帽堆香雪,知自荼蘼洞里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