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游富阳普照寺

尘埃日已远,斗数更无余。
寺到逢门入,诗成信手书。
山深僧自乐,路远客终疏。
访尽前朝景,它年一告予。

作品评述

《次韵子瞻游富阳普照寺》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尘埃日已远,斗数更无余。
寺到逢门入,诗成信手书。
山深僧自乐,路远客终疏。
访尽前朝景,它年一告予。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游览普照寺时的感受和思考。作者感慨时光荏苒,尘埃随时间远去,人生的岁月也已不多。斗数指的是占星术,意味着无法预知命运的变化。寺庙门口已经到了,只需要迈步进入,毫不费力。诗词创作也如同信手拈来,顺理成章。作者在山深处看到了僧人自得其乐,而旅途漫长的客人渐渐疏远了。作者游历了许多前朝的名胜古迹,尽情领略过去的景色。但在将来的某一天,作者仍会再次向他人诉说这段经历。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境遇的思考。作者通过描绘自己游览普照寺的经历,抒发了对光阴易逝的感慨和对命运无常的体悟。

诗中的“尘埃日已远,斗数更无余”一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和占星术的比喻,表达了人生短暂和无法预测未来的主题。人们常常在岁月的长河中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一切都如尘埃般瞬息而逝,而未来的命运却无法预知。

接下来的两句“寺到逢门入,诗成信手书”则描绘了作者游览普照寺的情景。寺庙的门已经到了,只需要走进去,毫不费力。诗词的创作也如同信手拈来,自然而然。这表达了作者在艺术创作中的自然流畅和随心所欲。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山深僧自乐,路远客终疏”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山中僧人和远行客人的感悟。山深处的僧人自得其乐,专心修行,而旅途漫长的客人则逐渐疏远。这反映了人生中的不同选择和追求,山中僧人代表着内心的宁静与专注,而旅行者则代表着追求自由和冒险的精神。

最后两句“访尽前朝景,它年一告予”表达了作者游历古迹的心境和对未来的期许。作者游历了许多前朝的名胜古迹,领略了过去的风景,而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会再次向他人讲述这段经历,传递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追求的思考,以及对山中僧人和旅行者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生命和艺术的洞察和思索。这种深邃而含蓄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感慨性,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云墉高嵯峨,七蕤衔铜环。有象非有质,真俦得跻攀。九天著通籍,保我玉炼颜。英英青旄节,悠悠款灵关。

明月到今宵,长是不如人约。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夜深休更唤笙歌,檐头雨声恶。不是小山词就,这一场寥索。

平畴水绕径微分,水圃云深景不繁。此处农桑虽是僻,多情莺燕不嫌村。倦眠芳草闲黄犊,静对幽花倒绿樽。见说刀旆方四出,欲更名姓掩衡门。

栏干几曲高斋路。正在重云深处。丹碧未干人去。高栋空留句。离离芳草长亭暮。无奈征车不住。惟有断鸿烟渚。知我频回顾。

忠义三朝许,威名四海闻。更乘归鲁诏,犹忆破胡勋。别路逢霜雨,行营对雪云。明朝郭门外,长揖大将军。

赣滩二十四至此,舟人落帆趋入市。木铎道人呼净街,白头病妪出呼豕。扫除如砥到县门,五步十步一结绮。舟人眼眩脚颤掉,屏立背面人如蚁。县官身骑六驳马,短亭五里长十里。龙幢云旌羽葆纛,日月虹霓分旖旎。黄衣圣人坐紫宸,黄麻飞下泥金紫。卯金之家太安人,兵曹之禄宁馨子。

溧尉唐时本小官,诗人争笑孟酸寒。我来莫道儒官冷,今古酸寒只一般。

灵风彻宴卮,十幅曙帆飞。路入江山国,人兼綵绣衣。草堂空岫幌,偃室听琴徽。谁识无双誉,新从日下归。

霜鬓持霜简,朝天向雪天。玉阶初辨色,琼树乍相鲜。密翳空难曙,盈征瑞不愆。谁为洛阳客,是日更高眠。

蜀王殿上华筵开,五云歌从天上来。满堂罗绮悄无语,喉音止驻云裴回。管弦金石还依转,不随歌出灵和殿。白云飘飖席上闻,贯珠历历声中见。旧样钗篦浅淡衣,元和梳洗青黛眉。低丛小鬓腻pE鬌,碧牙镂掌山参差。曲终暂起更衣过,还向南行座头坐。低眉欲语谢贵侯,檀脸双双泪穿破。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

防意由来似守城,涧潢洁祀及良辰。命名犹念记闾史,学道粗知存谷神。欲育蓼莪心楚怆,愧投木李句清新。何当共觅长生诀,去逐商颜四老人。

重城须久住,尘事日全无。落叶惊秋信,思山展旧图。貌同仙鹤瘦,心似片云孤。念我浮名在,还将静者殊。

一觉落天梦,遂吟招隐诗。携家异乡去,变服散人为。郿坞云开后,圭峰月上时。清秋此高兴,琴酒问同谁。

六月苕溪路,人看似若耶。渔罾挂棕树,酒舫出荷花。碧水千塍共,青山一道斜。人间无限事,不厌是桑麻。

汉江侧。月弄仙人佩色。含情久,摇曳楚衣,天水空_染娇碧。文漪簟影织。凉骨时将粉饰。谁曾见,罗袜去时,点点波间冷云积。相思旧飞_。谩想像风裳,追恨瑶席。涉江几度和愁摘。记雪映双腕,刺萦丝缕,分开绿盖素袂湿。放新句吹入。寂寂。意犹昔。念净社因缘,天许相觅。飘萧

张予自盲心不盲,吾知胸次有人伦。眼光安用如岩电,白首王戎不识人。

栈云零乱驮铃声,驿树轮囷桦烛明。清梦不知身万里,只言今夜宿葭萌。

我来点检春踪迹,山北山南绿暗丛。留与骚人做秋本,花根一点著泥红。

禅月定中观妙相,神奇古怪乃如斯。起来援笔一挥扫,惊杀人间老画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