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伯时韵送行七首

当年成性独存在,闻道今为五女门。
收拾桑榆早栖泊,香烟轻卷静朝昏。

作品评述

《和李伯时韵送行七首》是宋代诗人曹勋创作的一首七绝诗。该诗描述了一个人从少年时期的独立自主,到如今已成为五女之父的情景。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当年成性独存在,闻道今为五女门。
收拾桑榆早栖泊,香烟轻卷静朝昏。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从年少时期的自由自在,到如今成为五个女儿之父的转变。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思考,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和珍惜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经历的描写,折射出时间的流转和个体的成长与变化。诗中的"成性独存在"表达了年轻时期的独立自主、自由奔放的状态,而"闻道今为五女门"则揭示了诗人如今已经成为五个女儿的父亲,家庭责任使他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推移和生活的转折。

接下来的两句"收拾桑榆早栖泊,香烟轻卷静朝昏"则展现了诗人对平静、宁静生活的向往。"收拾桑榆早栖泊"意味着将生活收拾整齐,安顿好自己的家庭,过上稳定的生活。"香烟轻卷静朝昏"则形容室内的香烟轻轻卷起,静谧地度过早晨和傍晚的时光。这里透露出诗人对家庭生活的向往和对平淡生活的珍视。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时间流逝和个人成长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家庭责任的认同和珍惜,同时反映了对平静宁和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充满了时代特色,也让读者在感受岁月变迁的同时,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诗词推荐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

只这一闲田,古今无变迁,泥牛耕不尽,宝月镇长圆。岩桂和烟翠,溪花含露鲜。甘藏青嶂里,懒更谒时贤。

局厌廛中隐,宽从野外居。人情方密熟,礼数觉生疏。悬榼空浮蚁,陈编扑蠹鱼。客来纵谈笑,不必问吾庐。

我欲赋梅诗,佳处不自呈。老树赏空旷,长条贵疏明。既如幽人幽,又似贞女贞。可闻不可见,可见不可名。

搔首对青波,萧萧半欲皤。不关年运迫,政为别离多。落魄空长恨,飘零谩短歌。残春与倦客,已矣更如何。

百千寒雀下空庭,小集梅梢话晚晴。特地作团喧杀我,忽然惊散寂无声。

皈近溪桥东复东,蓼花迎路舞西风。草深一鸟忽飞起,侬不觉他他觉侬。

六宫上直试罗衣,未听鞭声等驾时。且趁晓闲临御札,官家常是下朝迟。

种苗甫田中,其叶何离离。上天降高泽,溥博无偏私。人力苟不至,不如茅与茨。常恐嘉实晚,坐伤零露滋。徘徊感节序,太息秋风时。

骑台落日餐秋菊,寒食江南馔餳粥。一年节物正撩人,剩把尝新伴幽独。平生惯饱藜藿淡,口腹累人何日足。故园又作穿篱态,解箨呈新包一束。甘寒不浇礧磈肠,一饭更须炊白玉。年来稍学长沙味,一月煨藏爱余馥。腥膻弃去不复念,从渠且负将军腹。老僧日食常住供,饱坐饥食不论斛。

秀爽盘空翠不收,阴晴俱好更宜秋。沧江也爱楼头月,故抱青山月样流。

若奚不鸇,吾知避而迁。汝胡不狸,吾知远而驰。宵迩吾巢,晨并吾枝。怀毒妊凶,初不汝期。莽莽拳拳,甫笑嬉嬉。情貌深厚,孰从而追。

苍茫南塞地,明媚上春时。目极伤千里,怀君不自持。征车别岐路,斜日下崦嵫。一叹轺轩阻,悠悠即所思。

盎缶停涵水一泓,中存雅意超器形。欲滴未滴天地寂,须臾宫商若相赓。妙趣不劳徽外索,泛声不自弦上生。小点恩怨作儿语,大点九皋闻鹤鸣。疏数变化似有节,多是洋洋流水音。残沥断续楚天晓,余响勾引南风薰。平生筝笛厌郑卫,羌借古韵洗古心。又不如齁齁北窗睡,两耳不听元亏成

踏雪来游大涤宫,缘崖一一访仙踪。回环九锁银为阙,峭拔千山玉作峰。冰柱高垂泉带石,珠幢整立桧兼松。清寒入骨非入境,知在云霄第几重。

来时犹暑服,今已露漫漫。多雨逢初霁,深秋生夜寒。投人心似切,为客事皆难。何处无留滞,谁能暂问看。

昔在历阳时,得子初江津。手中紫团参,一饮宽吾亲。舍舟城南居,杖屦日相因。百口代起伏,呻呼聒比邻。叩门或夜半,屡费药物珍。欲报恨不得,肠胃盘车轮。今逢又坎坷,令子驰风尘。颠倒车马间,起先冰雪晨。嗟我十五年,得禄尚辞贫。所读漫累车,岂能苏一人。无求愧子义,有施

倚阑干立尽,看东风、吹度柳绵飞。怕杜鹃啼杀,江南雁杳,游子何之。梦断扬州芍药,落尽簇红丝。歌吹今何在,一曲沾衣。往事不堪重省,记柳边深巷,花外幽墀。把菱花独照,脂粉总慵施,怅春归、留春未住,奈春归、不管玉颜衰。伤心事,都将分付,榆砌苔矶。

数里一板桥,亭栏各清楚。长亭且百间,频憩忘羁旅。人自贲乾坤,溪山失其阻。庄生达未充,无梁思太古。行行降复登,川广湍流聚。急下看飞船,仿佛闻端午。

庄周昔贷粟,犹欲舂脱之。鲁公亦乞米,炊煮尚不辞。渊明端乞食,亦不避嗟来。呜呼天下士,死生寄一杯。斗水何所直,远汲苦姜诗。幸有余薪米,养此老不才。至味久不坏,可为子孙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