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讲堂

文公不可见,空使蜀人传。
讲席何时散,高台岂复全。
丰碑文字灭,冥漠不知年。

作品评述

《文公讲堂》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大致是:无法亲眼目睹文公讲堂,只能依靠蜀人的传说。讲坛何时解散,高台是否还完整。雄伟的碑文已经消失,深邃的墓地也不知道多久了。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无法亲睹的场景,文公讲堂。文公的讲堂已经不存在了,只能通过蜀人的传说来了解。诗人提问讲坛何时散去,高台是否依然完好。他描述了让人惋惜的景象:伟大的碑文已经被消失,深远的墓地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年。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哀叹和思考的情绪。诗中的文公讲堂代表了一个辉煌的时代,伟大的人物和历史价值,但现在成为了过去的影像。诗人对这种转变和时间的流逝感到惋惜并感叹人的功绩和伟大的文化已逐渐磨灭。这首诗倒映了人类文明中不可避免的衰落和建筑物的消失,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沧桑时光的忧虑。

作者介绍

岑参,南阳人,文本之后。少孤贫,笃学,登天宝三载进士第。由率府参军累官右补阙,论斥权佞,改起居郎,寻出为虢州长史,復入为太子中允。代宗总戎陕服,委以书奏之任,由库部郎出刺嘉州。杜鸿渐镇西川,表为从事,以职方郎兼侍御史领幕职。使罢,流寓不还,遂终于蜀。参诗辞意清切,迥拔孤秀,多出佳境;每一篇出,人竞传写,比之吴均、何逊焉。集八卷,今编四卷。

诗词推荐

绿蕉青苇列旗枪,一夜西风作战场。薏苡低垂菰米老,花鹅绣鸭阵横塘。

老去欢情少,逢人强自夸。閒愁付蕉叶,衰鬓耻菱花。倚杖閒扪虱,临池戏咏蛙。深惭诗律细,何以世吾家。

苦寒不成眠,哀哉何时旦。拥衣听鸡鸣,有类巢木鹳。窗明若彷彿,自起寻宿炭。残炉星销尽,束緼分邻爨。频年惯羇旅,未省今日叹。为生乃至是,可复一笑粲。阴风忽悲吼,出户雪欲乱。所恨梅未开,不得争璀璨。

我爱新安好,新安胜事多。秋容明远眺,夜响答清歌。寺映离离叶,城通瑟琶波。黄山敌嵩阜,三十六嵯峨。

百一聚一车,百行根一诚。反身物皆备,动与诚俱行。勤如毂下转,谨如轼前横。和缓以将之,辔舞锡鸾鸣。廉者慾之轸,公者事之衡。更当主忠信,轴正箱自平。是理谁独无,旦昼昏其明。不诚故无物,器窳辙易倾。公材如大车,致远不计程。八物攻且良,悉由一诚生。玉节天西南,三峨

游吴还入越,来往任风波。复送王孙去,其如春草何。岸明残雪在,潮满夕阳多。季子杨柳庙,停舟试一过。

梅山近日风光好,桃叶桃根总可人。自喜暮年多乐事,非君谁与共花茵。

怅恨清光不共游,眼波肌雪正宜秋。桐花落处闻开锁,柿叶明时见倚楼。几度扇回当面笑,可应灯照下帷羞。无边妒恨憎情眼,行过帘前莫转头。

小桥枕沧湾,一水绕清激。横来莫知源,委去无寻迹。戏鱼时度浅,好鸟忽鸣寂。堂坳隐空谾,竹树閟寒碧。朝霏兴朱栱,倒影汎瑶席。仰窥一迳上,始觉藏深僻。尚忆客中行,盘峤倦登陟。峰回路忽下,溪馆曾休息。高低相掩遇,景趣无终极。朅来坐忘疲,欲去或穷夕。安得青霞人,共此

谢公日日伤离别,又向西堂送阿连。想到越中秋已尽,镜河应羡月团圆。北津杨柳迎烟绿,南岸阑干映水红。君到襄阳渡江处,始应回首忆羊公。

一笔受楞严义,三书赠大颠衣。取经烦猴行者,吟诗输鹤阿师。

亚字桥亭面面风,六人同坐树阴中。松交归路如留客,石碍流杯故恼公。山色最怜春望绿,野花只作晋时红。夕阳啼鸟人将散,俛仰兴怀自昔同。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

岁岁是红蕖,分明似画图。匆匆看不尽,归对小西湖。

甚喜的谷熟,仍闻佳食眠。郡人新过此,乡主得真传。社酒浮蛆渌,湖鱼割玉鲜。平时计安稳,莫靳里胥钱。

献赋才何拙,经时不耻归。能知此意是,甘取众人非。遍陇耕无圃,缘溪钓有矶。此怀难自遣,期在振儒衣。

无家可耐异乡何,怪底愁边万感多。今夜雨昏山月暗,泪痕元不减金波。

莺去春如梦,梅黄雨尚痴。可堪明镜里,独自画蛾眉。

红叶飘风秋欲暮。送目层楼,帘卷西山雨。解榻聚宾挥玉尘。风流只欠王夷甫。质剑为公沽绿醑。涤濯吟魂,拟摘黄花句。醉眼瞢腾携手处。谢池风月谁分付。

数声鶗鳺。可怜又是,春归时节。满院东风,海棠铺绣,梨花飘雪。丁香露泣残枝,算未比、愁肠寸结。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风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