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带峨冠对旧臣,三年缄口讳维新。

出自清代黄遵宪的《初闻京师义和团事感赋(其三)》

出自清黄遵宪的《初闻京师义和团事感赋(其三)》

拼音和注音

bó dài é guān duì jiù chén , sān nián jiān kǒu huì wéi x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维新:(动)指改变旧法推行新政:~变法。

缄口:闭着嘴(不说话)。

旧臣:老臣。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原诗

博带峨冠对旧臣,三年缄口讳维新。

仅将儿戏尘羹事,付与尸居木偶人。

绍述政行皆铁案,党人狱起又黄巾。

即今刚赵来宣抚,犹信投戈是义民。

诗词推荐

寥寥古道独开门,一见无言心已闻。别后黄尘留四月,坐来清雨洗三分。鳞鳞秧活方吞水,翼翼山飞欲舞云。此景此生如此酒,证明耐久有南薰。

茅氏常论七真记,壶公爱说三山事。宁知梅福在人间,独为苍生作仙吏。日服丹砂骨自清,肤如冰雪心更明。山中玉笋是仙药,袖里素书题养生。愿随黄鹤一轻举,仰望青霄独延伫。平生好骏君已知,何必山阴访王许。

彩舟双橹。六月临平路。小雨轻风消晚暑。绕岸荷花无数。玉人璨枕方床。遥知待月西厢。昨夜有情风月,今宵特地凄凉。

程苏中兴什,同庵有后前。前朝沙门首,辨净超卓然。耆宿失闻聪,饫参余小全。龙泓风篁巘,荏苒二十年。缁俦几换易,岩崿岂变迁。亭亭百岁杉,泠泠九渊泉。梵音扰龙性,玄解忘鱼筌。有客辇瑰诡,无情施缯钱。佛法伫隆兴,般若须人传。更令观刹丽,但俾子孙贤。三空正觉路,一喻

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处。陵迁谷变总成空。回首十年秋思、吹台东。西窗一夜萧萧雨。梦绕中原去。觉来依旧画楼钟。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风。

我无适俗韵,滥剖江成竹。惟有南山云,对这若要掬。秋堂风露清,岂不念羁独。行年四十九,亦复此栖宿。二子亦有契,兹期定前卜。泛观穹壤间,物剥继以复。消息固常然,天地非反覆。姑置勿复言,新篘已清熟。

游魂自相叫,宁复记前身。飞过邻家月,声连野路春。梦边催晓急,愁处送风频。自有沾花血,相和雨滴新。

题遍朱签栋宇充,灯窗长听景阳钟。昏眵直要金篦刮,黎瘦都如饭颗逢。文律自随星斗变,月评应合士人从。了无一事犹深锁,辜负东篱菊品浓。

南山老,还记少陵诗。七十古来稀。清池拥出红蕖坠,西风吹上碧梧枝。趁今朝,斟寿酒,记生时。也不羡、鲲鹏飞击水。也不羡、蛟龙行得雨。人世事,总危机。扶床正好看孙戏,舞衫不要笑儿痴。更埙篪,三老子,鬓如丝。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大陆龙蛇割据年,笔端怪底起烽烟。有人已把中原卖,画里江山不值钱!

泰华峰头种,移根植野塘。一池秋夜月,万柄晓天霜。西帝罗青盖,真妃逞素狂。鹭飞无认处,点点水云乡。

年过五十鬓如丝,不必前程更问师。幸得休耕乐尧化,楚山深处最相宜。

车书混一业无穷,井邑山川今古同。戊辰年向金陵过,惆怅闲吟忆庾公。

千里寒云卷朔风,当轩月午雁书空。烦君为报江南客,憔悴辽东更向东。

京师谁可与论文,好事纷纷访子云。犹恨闻句未相见,见时当更过于闻。

雪舫夜寒虹贯日,溪亭腊尽柳含春。将军祝发闻全武,隐者逃名愧子真。

旅行虽别路,日暮各思归。欲下今朝泪,知君亦湿衣。

寄语朝家廊庙人,新州寄事又重新。肯甘富贵忘他底,应为斯人作好春。

南{左耒中昔右阝}黄夫子,生平气凛然。吟诗旧有癖,写字近方颠。可惜空山老,须为后世传。兰溪修禊否,愿续永和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