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廖行之的《重九后菊》
拼音和注音
shéi zhī pú yù hún jīn tài , jǐn zuò hóng chén zǐ mò zhuā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红尘:(名)①花花绿绿的繁华社会。②泛指人世间:看破~。
谁知:岂料;哪料。
璞玉:1.未经琢磨加工的玉石。2比喻有潜质而未经琢磨的人。3.隐士。
璞玉浑金:没有经过琢磨的玉,没有经过提炼的金,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
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原诗
寂寞东篱几夕霜,不堪憔悴逐炎凉。谁知璞玉浑金态,尽作红尘紫陌妆。
流液尚能甘水味,返魂应付与梅香。
来年莫落秋深后,好趁登高入酒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