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朝会十三首

至治发闻惟声香,播厥臻穰穰。
农夫之庆岁其有,禾易长亩仓箱。
时和物阜粟滋茂,嘉生骈穗来呈祥。
自今以始大岂美,行旅不用齐餱糧。

作品评述

《绍兴朝会十三首》是一首隋代的诗词,作者佚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至治发闻惟声香,
播厥臻穰穰。
农夫之庆岁其有,
禾易长亩仓箱。
时和物阜粟滋茂,
嘉生骈穗来呈祥。
自今以始大岂美,
行旅不用齐餱糧。

诗意:
这首诗以绍兴朝会的景象为题材,表达了一个丰收的美好时刻。诗中描绘了乡村的欢庆景象,农民们庆祝着丰收的季节,禾稻茁壮生长,仓箱中储存的粮食增加。时节和物产丰富,稻谷茂盛,麦穗繁茂,预示着祥瑞的象征即将到来。这个时刻标志着美好的开始,行旅者也不再需要为食物的供应而担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田的丰收景象,表达了丰收带来的喜悦和丰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容词,描绘了丰收的盛况。"至治发闻惟声香"形象地描绘了农田中丰收的声音和香气弥漫的景象。"禾易长亩仓箱"表达了庄稼丰收,粮仓充实的形象。"时和物阜粟滋茂,嘉生骈穗来呈祥"则通过描绘作物茂盛和麦穗繁多,预示着吉祥如意的来临。

这首诗以宏大的气势和积极向上的情感,赞美了大自然的丰饶和人们辛勤劳作的成果。通过描绘丰收的景象,诗人传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和对生活的赞美。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丰收的喜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这首诗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画鸭懒熏香,绣茵犹展旧鸳鸯。不似同衾愁易晓,空床。细剔银灯怨漏长。几夜月波凉,梦魂随月到兰房。残睡觉来人又远,难忘。便是无情也断肠。

靡靡菰蒲已满陂,菱花菱叶共参差。即从景物看身世,却怪飘零枉岁时。得食野凫争去远,避风江鹳独归迟。干戈此日连秋色,头白尤多宋玉悲。

夜月啼乌促乱弦。江树远无烟。缺多圆少奈何天。愁只恐、下关山。粉香生润,衣珠弄彩,人月两蝉娟。留连残夜惜余欢。人月在、又明年。

帝所三江带五湖,古来修贡有淮鱼。上方无复蠙珠事,玉食光辉却要渠。

清才四纪擅时名,晚卜丘林遂解缨。欲借青春藏向此,须知白首尚多情。水浮花出人间去,山近云从席上生。漫说市朝堪大隐,仙家谁信在重城。

清跸传音紫集来,逡巡万玉拥钧台。南山镇地符长算,北斗倾霞入宴杯。镐饮篇中鱼汪漾,虞韶声里凤徘徊。年年赤帝乘离月,长见云龙帐殿开。

瑚琏区区只小成,休言果艺与忠清。圣师忘食兼忘老,地久天长日月明。

万仙同驾碧云翔,容与人间散异香。梅似前贤长隔世,酒真同气莫相忘。流莺梦断惊风雨,落月魂销映雪霜。春暖日长无一事,飞花片片倚胡床。

却逐严光向若耶,钓轮菱棹寄年华。三秋梅雨愁枫叶,一夜篷舟宿苇花。不见水云应有梦,偶随鸥鹭便成家。白蘋风起楼船暮,江燕双双五两斜。

五城十二楼,高下耸寒玉,天空开翠微,不爱尘士触。半生嗟环辕,万事惊转毂。寄语山中人,为占一峰绿。

海鹤一为别,存亡三十秋。今来数行泪,独上驿南楼。

晓出东郊跨蹇驴,弄晴微雨润如酥。犬依桑下鸟犍卧,鸠杂花间黄鸟呼。杨柳嫩摇风气力,稻秧新著雨工夫。农家滋味谁右得,饱饫豚蹄酒一盂。

悠悠天地阔,世事与谁论。清夜为挥涕,白云空断魂。死生苏子节,贵贱翟公门。前辈如瓶戒,无言胜有言。

秦岩昧旧闻,胜会非复常。异哉五里秘,发此一日狂。篝灯破大阴,拄杖入仙乡。散途杨梅实,承磴菡萏房。石液白瑶堕,泉气青霓翔。度危心欲动,逢衍兴未央。眩人黝谷深,覆我翠极长。降登穷田垅,开阖到鞠场。龙遮侧岸路,猫护高廪藏。力士倒履空,应真俨成行。碾缺神所吝,帐空

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

同年友李君讳惇,字宪仲。贤而有文,不幸早世,轼不及与之游也,而识其子廌有年矣。廌自阳翟见余于南京,泣曰:吾祖母边、母马、前母张与君之丧,皆未葬,贫不敢以饥寒为戚,顾四丧未举,死不瞑目矣。适会故人梁先吉老闻余当归耕阳羡,以绢十匹、丝百两为赆,辞之不可。乃以遗

近闻羔雁已成群,藻鉴渠能泾渭分。急士且须侯雍齿,得贤端可吏朱云。

春夜一二蚊蚋飞,久不见之尚可喜。而今稍喧来聒人,向後更暖奈尔觜。

南泉多载夜光还,健步移梅种玉山。八十二翁犹矍铄,苦吟不放此心闲。

一夜乾坤雨乍晴,归云无数宿苍屏。白衣已晒青山晓,茅屋主人犹未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