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笛西风吹落日,满帆行客背孤城。

作品评述

《句》是宋代诗人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支笛声伴随西风吹拂夕阳,
满帆的行船背负着孤独的城市。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幅夕阳西下的景象,表达了行船者离开故乡、背负孤独的心境。笛声与西风交织在一起,凸显了离别和孤独的情感。

赏析:
韩维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寂寥、凄美的画面。首句"一笛西风吹落日"中,一支笛声与西风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动人的音乐画面。西风吹拂夕阳,给人以离别的感觉,暗示着行船者即将离开故乡。第二句"满帆行客背孤城"通过"满帆"和"行客背孤城"两组意象,表达了行船者背负着离开故乡的孤独感。"满帆"象征着行船者的离去,而"孤城"则象征着故乡的孤寂和离别的心情。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离别和孤独的深刻感受。通过描绘夕阳、笛声和行船者的形象,诗人创造了一种寂寥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行船者离开故乡的辛酸和孤独。同时,诗词中的意象也启发了读者对离别、远行和故乡思念的思考。

作者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诗词推荐

卜书弥文卜放迟,前人明训后人师。海棠不守春秋法,高烛偏宜照睡时。

春申浦上离歌急,扬子江头春色长。此去凭君珍重看,海中又见几株桑。

对局清宵解客醺,坐窥玄妙杳难群。势侵孤烛和秋冷,声隔高梧带雨分。关外散飞星出汉,水边斜起雁穿云。无人得见争先意,时被西林宿鸟闻。

流沙连竺国,大碛间和宁。云合阴山黑,天垂瀚海青。穹庐骈□□,葩盖建和铃。多少花门子,相逢过北庭。

我浮黄云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苏公书法自颜行,犹谓蔡公居第一。我穷颇亦类贾胡,笔势翩翩疑可识。

一自为农去国赊,九天无路献忠嘉。不争老杜广文饭,且共仰山鶖子茶。字画故家元佑脚,篇章时样鄂州花。它山待刻钟楼作,震撼烟霞十万家。

百计留春春不住。褪粉吹香,日日催教去。心事欲凭莺语诉。流莺划地无凭据。绿玉阑干围绮户。一点柔红,应在深深处。想倚翠帘吹柳絮。浅颦惆怅芳期误。

万宇清和当圣日,千门采拾遘良辰。上真鸿绪宜蕃衍,從此高禖美应新。

一带清溪浅洋沙,松桥横渡野人家。平林尽日霜风劲,枫叶翻丹似落花。

龙蛰虽高卧,鸡鸣不废时。炎凉徒自变,茂悦两相知。已负栋梁质,肯为儿女姿。那忧霜贸贸,未喜日迟迟。难与夏虫语,永无秋实悲。谁知此植物,亦解秉天彝。

剩水残山觉范诗,泛然孤棹去何之。倚樯吟啸元无忤,谁信今朝无早炊。

缭绕缘云上,璘玢甃玉联。高高曾几折,极目瞰秋鸢。

陇首孤云断,坳塘绿水周。萤光不欺夜,蟲织自悲秋。早雁离离度,归舟泛泛流。萱苏共摇落,底处是忘忧。

独上谯楼日一廻,春风桃李满城开。狂夫欲语无人听,呼取闲云共酒杯。

峨峨宫殿列仙居,深水方圆气象殊。万里舟船会京洛,几人诗酒到蓬壶。日斜清弄来幽谷,风定荐红满绿芜。语罢恍然真梦幻,不应天邑有江湖。

冼净人间万斛尘,玉虚坛上夜朝真。井深莫探丹泉髓,屋小难容老桧身。符召得龙聊小戏,料分兴鹤未全贫。名山采药无空返,不见仙方见异人。

古今风俗记佳辰,乐事深宫日日新。巧女金盘丝五色,皇家玉历寿千春。

十字街头铺席开,牛溲马勃尽收来。等闲落在名医手,贵贱无非是药材。

峨峨楚南树,杳杳含风韵。何用八千秋,腾凌诧朝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