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凉

余民脱死初平寇,歉岁逢秋亦喜凉。
止水池边临树影,逆风林下溯花香。
尚欣邻壁肯赊酒,不管空庖无宿粮。
已往可惊来未测,延缘聊得抚流光。

作品评述

《初凉》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初凉

余民脱死初平寇,
歉岁逢秋亦喜凉。
止水池边临树影,
逆风林下溯花香。
尚欣邻壁肯赊酒,
不管空庖无宿粮。
已往可惊来未测,
延缘聊得抚流光。

译文:

初秋凉爽迎来欢愉,
我逃离死亡的边际,
虽然年景不太丰收,
但秋意让我倍感欢欣。
我在静止的池塘边,
凝视树影与水相映,
逆风穿过青翠的林,
沿途弥漫着花香气息。
我喜欢与邻居共饮,
不顾空空如也的饭橱。
过去的经历让人惊讶,
未来的命运难以预测,
但我愿意珍惜眼前时光,
抚摸着流转的岁月。

诗意和赏析:

《初凉》描绘了一个人在初秋时节的心境和情感体验。诗人以自己逃离死亡之险境为引子,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生活的喜悦。尽管时运不济,但秋凉的气息给他带来了安慰和愉悦。

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富有意境,通过池塘、树影、逆风和花香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初秋的清新和宁静。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和与舒畅。

诗词的后半部分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助。诗人欣喜于与邻居共饮,不计较物质的匮乏。这种情感展示了诗人对待生活的豁达和乐观态度。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诗人认识到过去的经历无法预测未来的命运,但他选择珍惜眼前的流光岁月,抚慰内心的不安和疑虑。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精确的描写,展示了方回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通过对秋凉、树影、花香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以及对当下的珍视。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支离病骨倦泥行,拎向蓬窗睡到明。绕鬓秋蚊故相恼,更求底物是亲情。

水隔孤城城隔山,水边时望忆师闲。清泉白日中峰上,落日半空栖鸟还。云影触衣分朵朵,雨声吹磬散潺潺。传心莫学罗浮去,后辈思量待扣关。雨晴天半碧光流,影倒残阳湿郡楼。绝顶有人经劫在,浮生无客暂时游。窗开万壑春泉乱,塔锁孤灯万木稠。欲为吾师拂衣去,白云红叶又新秋。

长乐钟声下九天,万家春色柳摇烟。山迎山送利名客,潮落潮生来去船。

东过钱塘第一州,郡城高爽五云浮。会稽山碧人多秀,贺监湖清月正秋。偃息乡邦如志意,慰安雅俗自风流。朝廷贤旧方图任,只恐蓬莱得暂留。

无外一精明,六合同出自。公能知本源,佛亦不相似。

蝉韵清弦,溪横翠縠。翩翩彩鷁帆开幅。黄帘绛幕掩香风,当筵灿灿人如玉。浅黛凝愁,明波转瞩。兰情似怨临行促。不辞寸断九回肠,殷勤更唱江南曲。

四明之山东南雄,中有古柏高巃嵷。霜凌雪犯势不屈,斡直不与凡柯同。几十围,几千尺,踞隆岩兮盘巨石。有时狂风盲雨嗥长巅,上彻天心下地脊。樵奴与牧子,惯见却辟易。不知何洞出神翁,采芝去踏崭岩峰。蒸岚焙翠入灵药,意欲服饵颜如童。仙翁仙翁爱无独,天产此材同众欲。小将

我自吴头楚尾来,射工一见故相猜。文书已作牛腰束,阊阖仍须燕尾开。江近危楼才咫尺,眼悬落日殆千回。名成莫讶归来早,要学峨嵋翠作堆。

圣宋神唐两钜人,高风劲节许谁伦。闉阇自昔宜双庙,轮奂于今始一新。破敌威名优魏国,偃藩功业过张巡。后先来作江城守,俱障西风避庾尘。

税鞅年华暮,围炉夜饮酣。雪梅清共映,沙水冻相涵。远意人谁,殊方俗未谙。前冬发湖北,今日滞湘南。

病来六结总龟藏,不用浓薰戒定香。花下酒边非我事,但余消瘦是东阳。

石潭傍隈隩,沙岸晓夤缘。试垂竹竿钓,果得槎头鳊。美人骋金错,纤手脍红鲜。因谢陆内史,莼羹何足传。

之。余意古松之散在天地间,其拄青天而蔽厚地者,可以数计周知。欲合而处之,不可得也。作问松天下老松有数,人间不记何年。海心岳顶寺门前。我欲收成一片。为向此公传语,却教老子随缘。龙盘虑踞负青天。岂若吾身亲见。

曹侯辍耕,学于上国。进士起家,为吏有绩。虽窭人子,孔武且硕。我惠我威,养我好子。我勤我暇,不借吏史。虎暴人境,肆作机穽。侯曰彻之,病在乎政。惟此戾虫,乃与政通。风林岑蔚,征夫不逢。我作颂声,与民歌之。不诬方将,俾勿磨之。

四望青山宿雾收,白鸥浩荡意悠悠。红旗不用穿三市,画舸何妨访十洲。台榭装成多样景,水云占却几分秋。洛阳耆旧名园记,般入明州志可不。

忽闻独奏凤将雏,三叹遗音特未芜。禁里端宜奉朝事,幕中那得尚平趋。临流置酒高人意,叩户求诗俗士无。迨此何妨屡还往,可人况不费招呼。

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家贫无计早离家,离得家来蹇滞多。已是数程行雨雪,更堪中路阻兵戈。几州户口看成血,一旦天心却许和。四面烟尘少无处,不知吾土自如何。

汉庭初拜建安侯,天子临轩寄所忧。从此向南无限路,双旌已去水悠悠。

溪山尽日行,方听远钟声。入院逢僧定,登楼见月生。露垂群木润,泉落一岩清。此景关吾事,通宵寐不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