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和曾无逸掌故约观玉照堂梅诗六首

才晴便是看花时,天上阴晴岂预知。
前日路乾居士闰,偶妨招客酒樽随。

作品评述

《走笔和曾无逸掌故约观玉照堂梅诗六首》是宋代张镃所作的一组诗词。以下是对这组诗词进行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走笔和曾无逸掌故约观玉照堂梅诗六首

诗意:
这组诗词是张镃与友人曾无逸约定一起观赏玉照堂梅花而写的六首诗。诗中描绘了一个晴朗的春日,作者不禁心生欢喜,然而他却认为天气变化无常,无法预知。前一天,路乾居士来拜访,偶然中打扰了他们观赏梅花的心情,不过他们还是一起畅饮美酒。

赏析:
这组诗词通过对春日观赏梅花的情景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感慨。首先,诗人以自然景物的描绘为开端,通过才晴的天气烘托出春天的美好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喜悦。然而,他又提到天气的变化无常,以此来反衬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知性。这种对自然与人生的对比使诗词更显得深邃。接着,诗人提及了拜访者路乾居士的到来,以及他们在一起畅饮美酒的情景。这种插入情节的手法增添了诗词的趣味性和生活气息。整体而言,这组诗词通过对自然、人情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瞬息即逝的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感慨。

这组诗词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物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独特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使诗词充满了诗意和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介绍

张镃(一一五三~?),字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居士,祖籍成纪(今甘肃天水),南渡后居临安(今浙江杭州)。俊曾孙。以廕官奉议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爲司农少卿,因预杀韩侂胄密谋,爲史弥远所忌,一再贬窜。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除名编管象州,死于贬所。镃藉父祖遗荫,生活侈汰,于孝宗淳熙二十年(一一八五)构园林于南湖之滨。曾先后从杨万里、陆游学诗,并多倡和。有《南湖集》二十五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卷(其中诗九卷)。事见《诚斋集》卷八一《约斋南湖集序》,《齐东野语》卷二、一五、二○。 张镃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及清干隆鲍廷博校刻本(简称鲍校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诗词推荐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晚日下前村,呼儿候荜门。屡惊邻犬吠,频问路人言。准拟繙诗卷,经营置酒尊。此怀无与共,愁坐虱空扪。

碧树当窗啼晓莺,间关入梦听难成。千回万啭尽愁思,疑是血魂哀困声。

故国看看远,前程计在谁。五更听角后,一叶渡江时。吾道天宁丧,人情日可疑。西陵向西望,双泪为君垂。

寿宫煇煌,聿修时祀。综其临矣,吉蠲以竣。居乎昂昂,行乎遂遂。敬尔攸司,展采错事。

细路小桥人独往,落花流水燕飞忙。松阴匝地沾衣湿,空翠满身风露香。

年年如燕一还家,又访幽居过水涯。风雨满城春欲暮,山中犹有碧桃花。

诗社飘零二十年,春官老子复登仙。豫章幸有横枝在,好觅鸾胶续断弦。

当年我镇卧龙山,曾种千花与万竿。岁久不知无恙否,因来且为报平安。

树密深浓翠,孤烟淡作云。前村闻犬吠,暗路草中分。

紫极朝归谢往还,新篇落笔烂彪斑。乌藤拈起都閒事,且看西湖处处山。

云惨烟愁苑路斜,路傍丘冢尽宫娃。茂陵不是同归处,空寄香魂著野花。

倾尽香醪雪亦晴,东斋醉卧已三更。佳人不惯生疏客,不尽清歌宛转声。

父母何曾使我瘉,自将身去狥尘埃。孔颜思孟老庄释,万语千言唤不回。

谢府殷楼少暇时,又抛清宴入书帷。三千馀岁上下古,八十一家文字奇。冷梦汉皋怀鹿隐,静怜烟岛觉鸿离。知君满箧前朝事,凤诺龙奴借与窥。

风亭弦管绝,玉漏一声新。绿茗香醒酒,寒灯静照人。清班无意恋,素业本来贫。明发青山道,谁逢去马尘。

谢山南畔州,风物最宜秋。太守悬金印,佳人敞画楼。凝缸暗醉夕,残月上汀州。可惜当年鬓,朱门不得游。

正将徐榛,温州人。其父官湖北,榛往省,迷失道,归行府。后生精练,以笔札典机密,小心可信。予被执,榛得脱,自惠州来五羊,愿从北行。扶持患难,备殚忠款。道病,至丰城死焉。

大圆镜性,平等智心。老兔卧寒兮清炯炯明月之窟,长鲸{左马右展}海兮光漾漾珊瑚之林。千里雪翻波渺渺,百川潮涨水深深。鹏抟鲲,蜕壳子。和鹤鸣阴随应还,游刃相逢有赏音。

玄冥留雪付勾芒,桃李虽忧麦未伤。膏泽较迟三十日,问天此意亦茫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