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仲通忆锺陵二首

一梦章江已十年,故人重见想皤然。
只应两岸当时柳,能到春来尚可怜。

作品评述

《和张仲通忆锺陵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和故友张仲通在锺陵重逢的场景,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梦章江已十年,
故人重见想皤然。
只应两岸当时柳,
能到春来尚可怜。

这十年间,就像一场梦一样过去了,
故人再次相见,心中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只有那时的两岸柳树应该还在,
能够等到春天到来,依然可怜地垂下枝条。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和友情的追忆之情。"一梦章江已十年"表明时间飞逝,过去的十年如梦一般瞬间过去。"故人重见想皤然"表达了作者和故友再次相见时内心的喜悦和感动,对往昔友情的回忆涌上心头。"只应两岸当时柳,能到春来尚可怜"则通过描述柳树的变化来暗示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脆弱,同时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在赏析方面,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和现在、友情和时光相对照,通过对柳树的描写,展现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诗中的"一梦章江"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短暂和虚幻,而"故人重见"则突出了情感的真挚和珍贵。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新,通过对过去时光和友情的回忆,引发读者对人生流转和珍惜当下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王安石对友情和时光流转的感慨,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珍贵情谊的思念和珍惜之情,给人以深思和感怀的启示。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丽谯吹角,渐疏星明澹,帘筛残月。袅袅霜飙欺翠袖,飞下一庭香雪。半面妆新,回风舞困,此况真奇绝。桄榔林里,苏仙偏感华发。休怨时暂飘零,玉堂清梦,不惹闲蜂蝶。好似王家丛竹畔,乘兴山阴时节。剪水无情,阆风归去,认使芳心歇。和羹有待,凭时身到天阙。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绿水成文柳带摇,东风初到不鸣条。龙舟欲过偏留恋,万缕轻丝拂御桥。

我家歙山下,不满五顷田。捐弃已过半,岂不为子钱。兵甲跨江海,喧豗逾十年。零落殆万卷,荒凉余数椽。借使尽售之,事亦关诸天。平生鄙货殖,黄金散如烟。孰知两鬓雪,枯肠几不饘。无忧恐难老,故遣百虑煎。乐者未必寿,死返在我先。属有客语我,法当营冢阡。儿曹勿过计,葬穴

吟倚雨残树,月收山下村。(见张为《主客图》)

君嫌邻女丑,取妇他乡县。料嫁与君人,亦为邻所贱。菖蒲花可贵,只为人难见。

积雪蔽招提,虚室夜生白。开门不见人,鸟栖山正寂。疏星带长汀,澹月照幽壁。远树看欲无,近水闻更滴。傍观云外峰,忽现青莲色。此境足安禅,何为迷所适。

东坡遗物来归我,两手摩挲思不穷。举取吾家阿堵物,愧无青玉案酬公。

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三椽卧衰疾。旁人揶揄还叹咨,问我如何度四时?我言平生老行李,蓐食趁程中夜起。当时想像闭门闲,弱水迢迢三万里。如今因病得疏慵,脚底关山如梦中。重帘复幕白昼静,户外车马从西东。若问四时何以度?念定更无新与故。瓶花开落纪春冬,窗纸昏明认朝暮。

游山不必众,邂逅三五人。酌酒不在多,浅深十许巡。高可登即登,不复拘日辰。可饮即与饮,无问刍牧民。九月向十月,丹枫日以新。城东有奇阜,霜寒出嶙峋。一眺鸿背上,啸歌岸风巾。吾虽愧孟嘉,不作醒温宾。

邦光华衮禭,家宝素书陈。东阁簪裾散,西芒宅兆新。泉台无复晓,柏迳不知春。独有高文在,芬芳继古人。

制策词科世得贤,谏垣书殿继为联。皂囊封奏名宏议,丹扆书箴著旧篇。朝许臧孙为有后,人嗟贾傅不遐年,一门盛美时难及,家学于今令子传。

临轩解褐赐汤沐,一节两节水苍玉。气严惯尝志士胆,格高厌食太官肉。此君可人如西湖,荷边冰簟三更铺。心知爽快不宜过,奈此风月人间无。

绿水满池塘。点水蜻蜓避燕忙。杏子压枝黄半熟,邻墙。风送花花几阵香。角簟衬牙床。汗透鲛绡昼影长。点滴芭蕉疏雨过,微凉。画角悠悠送夕阳。

宝幄华灯相见夜,妆脸小桃红。斗帐香檀翡翠笼。携手恨匆匆。金泥双结同心带,留与记情浓。却望行云十二峰。肠断月斜钟。

丙申正月初一日,巢君野人拈秃笔。涂窗作鸦忆少年,不知老丑光阴疾。退藏未了桑簪南,生涯代以崖蜂蜜。小儿怪我不同尘,进不能寸退盈尺。岂知穷通自有命,我手可断不书乞。安道何事竟碎琴,管宁何意至割席。五斗不换东篱菊,千户宁如江陵橘。蚊虻雍盎互起减,欢乐岁何长攀攀。

刺竹芭蕉乱结村,人家犹有古风存。相逢尽道年来好,不见催科夜打门。村北村南布谷忙,村前村后稻花香。凭谁识得真消息,只把南方作北方。

临去尚犹闻禁漏,异姓嘉名在史书。

雄藩本帝都,游士多俊贤。夹河树郁郁,华馆千里连。新知虽满堂,中意颇未宣。忽逢翰林友,欢乐斗酒前。高文激颓波,四海靡不传。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明月满淮海,哀鸿逝长天。所念京国远,我来君欲还。

相送不忍别,更行一程路。情知不可留,犹胜轻别去。二陈拱连璧,僊李瑚琏具,周子隽拔俗,郑子秀风度。嗟我与五君,曩如栖鸟聚。偶投一林宿,飘摇共风雨。明发各飞散,後会渺何处?栖鸟固无情,我辈岂漫与?班荆一炊顷,听此昆弟语。把酒不能觞,有泪若儿女。修程各著鞭,慷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