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台山怀古二首

铜狄栖荒棘,珠衣没古蒿。
山回秦垒在,云出汉陵高。
大泽龙犹卧,春深鸟目号。
雄图将逝水,谁与较萧曹。
¤

作品评述

《粤台山怀古二首》是明代诗人黎民表创作的两首诗词。下面是对这两首诗词的分析:

第一首:
铜狄栖荒棘,珠衣没古蒿。
山回秦垒在,云出汉陵高。

中文译文:
铜人栖息在荒藜丛中,珠衣已经湮没在古蒿草里。
山峰回转,秦垒依然存在,云雾从汉陵高处升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粤台山的古老景象和历史的变迁。诗人通过铜人和珠衣两个意象,表达了古代文明的沉寂和遗失。铜人象征着古代的文明和力量,而珠衣则代表着华丽的衣饰,二者都已经被时间所湮没。诗中的山峰回转,秦垒依然存在,表明粤台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的延续。云雾从汉陵高处升起,给人一种神秘和悠远的感觉。整首诗通过对古代遗迹和自然景观的描绘,传递出对历史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第二首:
大泽龙犹卧,春深鸟目号。
雄图将逝水,谁与较萧曹。

中文译文:
大泽中的龙依然躺卧着,春天深了,鸟儿在高处鸣叫。
伟大的图景即将消逝,谁能与萧曹相比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也是表达对历史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诗中的大泽龙象征着古代的伟大力量和精神,它仍然躺卧在大泽中,但时间的流逝使得这种力量逐渐消逝。春天深了,鸟儿在高处鸣叫,给人一种悲凉和离别的感觉。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伟大图景即将消逝的忧虑,谁能与萧曹(指古代伟大文人萧统)相比较,传承并超越他的精神,是诗人思考的问题。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力量和时光流逝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文化传承的关注。

这两首诗词都以古代遗迹和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诗人也在思考如何传承和超越古代伟人的精神,给读者留下了一些思考的空间。

诗词推荐

粟泉竭泽剥床肤,券封如山泄尾闾。埒国贾胡成小贩,专城太守甚癯儒。

一条古时水,向我手心流。临行泻赠君,勿薄细碎仇。

仙客之名从此有。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持此一卮同劝後。愿花长在人长寿。

行过中村五里头,湖南地尽到袁州。荆南更在湖南外,一片白云天际浮。

放人少处先登第,举族贫时已受官。

荔浦园林瘴雾中,戎州沽酒擘轻红。五年食指无占处,何意相逢万壑东。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翠羽低飞帘半揭。宝簟牙床凉似雪。窗虚云母澹无风,隔墙花动黄昏月。玉钗鸾坠发。盈盈白露侵罗袜。记逢迎,鸿惊燕婉,灯影弄明灭。蜀雨巫云愁断绝。罗带同心留绾结。交枝红豆雨中看,为君滴尽相思血。染衣香未歇。夜阑天净魂飞越。正锁凝,一庭秋意,烟水浸空阔。

山水如相识,豪华异昔闻。声言随地改,吴越到江分。门闭萧萧雨,风催缓缓云。会随麋鹿去,长谢犬羊群。

昊楚经年杀气凝,艰难国步涉春冰。义旗东下谁相似,誓楫中流我不能。水到南徐围铁瓮,山从北固抱金陵。捷音尚隔苍茫外,貂尾良弓足股肱。

流莺唤梦,芳草带愁,东风料峭寒色。又见杏浆饧饧粥,家家禁烟食。江湖几年倦客。曾惯识、凄凉岑寂。苦吟瘦,萧索诗肠,空愧郊籍。春事正溪山,柳雾花尘,深映翠萝壁。更谢多情双燕,归来旧庭宅。情丝乱游巷陌。怅容易、万红陈迹。酒旗直,绿水桥边,犹记曾识。

抛官九载卧柴荆,有底生涯底友生。白鹭鸬鹚双属玉,青鞋布袜一笭箸。赣江府主怜逋客,尊酒绨袍笃故情。天上故人今又去,碧云西望暮天横。

浊水污泥清路尘,还曾同制掌丝纶。眼穿长讶双鱼断,耳热何辞数爵频。银烛未销窗送曙,金钗半醉座添春。知公不久归钧轴,应许闲官寄病身。

天接重云,月临残腊,时有幽意。化作瑶池,纷纷戏蝶,一色非人世。无情征雁,乘风南向,怅望有情难寄。暖惊梅,先传芳信,夜来万宝春到。中齐胜境,东藩和气,自有名园佳丽。一梦休嗟,三千好客,何处寻珠履。小堂人静,尊前清昼,好惜岁华如逝。管弦中,金杯更劝,朱颜皓齿。

初年三五夜,相知一两人。连镳出巷口,飞毂下池漘。灯光恰似月,人面并如春。遨游终未已,相欢待日轮。

洞庭拍拍浸君山,亭对君山君闭关。胜日想多文会友,定应怜我在荆蛮。

雨助风声燕欲归,谁教我尚著征衣。自怜未读愍征赋,霜雪鬓间犹庶几。

水绕城围二万家,市门潮落露寒沙。桥怜白塔吟风叶,路忆新堤卧雨花。自愧儿童辞邑里,每因朋旧惜年华。他时归卧吴江上,应借沧洲十顷霞。

月里一枝桂,不付等闲人。昔年霄汉,闻道争者尽输君。衣袖天香犹在,风度仙清难老,冰雪莹无尘。赋才三十倍,论寿八千春。夏庭芝,周室凤,舜郊麟。岂如今日称瑞,皇国再生申。聊借济时霖雨,来种重湖桃李,和气一番新。尚闻虚黄阁,行看秉洪钧。

堆青仍积翠,山与水俱奇。毫发渔船远,寻常草舍卑。喜君真好学,索我细题诗。卷轴频舒卷,明窗肯见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