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崔生南轩

轩居旷宜夏,嘉树覆前荣。
南风蔼繁绿,幽禽时一鸣。
理栉阳光启,奏琴凉月生。
逍遥自旦暮,于以畅闲情。

作品评述

《题崔生南轩》是明代徐贲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轩居旷宜夏,
嘉树覆前荣。
南风蔼繁绿,
幽禽时一鸣。
理栉阳光启,
奏琴凉月生。
逍遥自旦暮,
于以畅闲情。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徐贲在一个宜人的夏日里,题崔生南轩的情景。诗中展示了南轩所在的环境优美,崔生的轩居被郁郁葱葱的树木遮盖,前景繁荣美好。南风吹拂下,草木生机勃勃,幽禽时而鸣唱。阳光照耀下,琴声在凉爽的月光中奏响。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逍遥自在地度过从早到晚的时光,尽情畅享闲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写了一个清新宜人的夏日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和宁静。通过绿树、南风、幽禽、阳光、琴声和月光等意象的运用,诗人刻画了一个优美的环境,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夏日的清凉与宁静。

诗中所表达的逍遥自在、畅享闲情的心境,也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放松和愉悦。整首诗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自由自在、恣意舒展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徐贲以简洁的文字,通过对风景与心境的描绘,展示了他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这首诗词从细腻的描写中透露出作者享受大自然的愉悦,并通过与自然的融合,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诗词推荐

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遭逢好文日,黜落至公时。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更惭君侍坐,问许可言诗。

灵谷神仙宅,言归肆目新。山光远如画,秋色老於人。世俗棋争劫,人心海变尘。功成思范蠡,湖上一闲身。

安用移封向酒泉,醉乡只拟乞南园。更添小阁临滩石,一洗人间歌吹喧。

贱妾如桃李,君王若岁时。秋风一已劲,摇落不胜悲。寂寂苍苔满,沈沈绿草滋。繁华非此日,指辇竞何辞。

书幣保因识灌园,等閒夜度北山云。明朝难觅苏仙鹤,邻舍空余孺子坟。不世大功关气数,故人高义足知闻。看来只是谈恢复,已隐无堪佐万分。

故人坟树立秋风,伯道无儿迹便空。重到笙歌分散地,隔江吹笛月明中。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

庵前谁为子磨{博十换土},春莺巧啭忽当筵。共嗤白传辛勤甚,万唤千呼始上船。

去去冲朝雾,行行弄夕霏。移秧晴竭作,坐社醉扶归。细草迷行径,残花点钓矶。牸牛将犊过,雄雉挟雌飞。野寺烟钟远,村墟绩火微。诸孙殊可念,相唤候柴扉。

往常时为功名惹是非,如今对山水忘名利;往常时趁鸡声赴早朝,如今近晌午犹然睡。往常时秉笏立丹墀,如今把菊向东离;往常时俯仰承极贵,如今逍遥谒故知;往常时狂痴,险犯着笞杖徒流罪;如今便宜,课会风花雪月题。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出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仗立云

风搅长空,霜飞平野,冷云常带遥山。乱鸦声断,烟霭有无间。气与寒威共凉,深绣户、帘幕重关。梅枝亚,纤纤秀色,疏影小阑干。相携,同好景,窥檐望雪,呵手低鬟。笑语里、都言雪意非慳。有个红炉暖处,围兽炭、不管宵残。从教醉,添香倚玉,门外任清寒。

蟹舍渔村两岸平,菱花十里棹歌声。依家放鹤洲前水,夜半真如塔火明。

沙堆套裹三格路,石炭烟中两座城。

四十发已白,百谋无一成。林泉有夙志,芝朮寄晚程。人间好山水,往往尽经行。辄忌堕圭组,所至欲有营。卧龙胜兰若,曩游惬平生。苍茫紫翠间,藤萝路回萦。上方攀跻迥,遐瞩襟宇宏。风飒秋岭瘦,云护晓泉明。汲甘漱芳润,撷香佩华英。境迷烟霞痼,道豁人鬼盲。是时驾言旋,濡毫

古括人豪醉墨鲜,一樽宁怯酒如船。新诗磊磊珠玑落,不记梅花在眼前。

石马门前万里回,向人似亦笑颜开。独寻旧日题诗处,却恨骚翁不共来。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习习谷风,维风及颓。将恐将惧,置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两眼明如月,江湖度十春。问谁当鼎贵,笑说未逢人。

魏王堤畔草如烟,有客伤时独扣舷。妖气欲昏唐社稷,夕阳空照汉山川。千重碧树笼春苑,万缕红霞衬碧天。家寄杜陵归不得,一回回首一潸然。

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世务。本家蓝田下,非为渔弋故。无何困躬耕,且欲驰永路。幽居与君近,出谷同所骛。昨日辞石门,五年变秋露。云龙未相感,干谒亦已屡。子为黄绶羁,余忝蓬山顾。京门望西岳,百里见郊树。飞雨祠上来,霭然关中暮。驱车郑城宿,秉烛论往素。山月出华阴,开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