杪秋洞庭中,怀亡道士谢太虚

漂泊日复日,洞庭今更秋。
青枫亦何意,此夜催人愁。
惆怅客中月,徘徊江上楼。
心知楚天远,目送沧波流。
羽客久已殁,微言无处求。
空馀白云在,容与随孤舟。
千里杳难望,一身当独游。
故园复何许,江海徒迟留。

作品评述

译文:
漂泊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洞庭湖如今更显秋意。青色的枫叶还能有什么样的意思,这个夜晚让人感到愁苦。我沮丧地望着客中的月亮,徘徊在江边的楼上。心里明白楚天很遥远,眼睛只能送别波涛的流动。羽士早已亡故,微言无处可寻求。剩下的只是白云,随着孤舟一同漂荡。千里之外难以盼望,一身孤身游荡。故乡又在何处,江海仅剩迟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写的,描写了流离失所、思乡之情。它通过客中的月亮、秋天的洞庭湖和孤身的旅行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以及漂泊人生的苦楚和迷茫。诗中的“洞庭中”指的是洞庭湖,它象征着诗人身处的环境;“谢太虚”指的是谢安,他是晋朝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诗中提到他是为了表达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和追念。

整首诗流露出浓厚的忧郁和孤独情感,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凸显出诗人思乡的心情。诗人无奈地望着洞庭湖的秋天,对于流离失所的命运感到孤寂和无助。他不禁想起故乡的月亮,心里明白楚天遥远,而眼睛只能眺望着眼前的江水。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旅途中的孤独和困苦的感受。

这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通过景物的描写和诗人思绪的流转,将内心的感受和对于人生的思考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的意境深远而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诗词推荐

七尺经霜翠竹竿,斩来石壁钓江湍。丝头垂下骊龙口,掣得明珠似月寒。

面跨虚空趾没潮,长鲸吹浪莫漂摇。向来徒病川难涉,今日方知海可桥。

盈盈罗袜步轻移,紫绣衣裳杂凤缡。金碗香酥来玉液,冰盘鲜帟出银丝。晚行花底闲寻佩,夜坐灯前笑赌棋。最是酒醒春思寂,月华初上海棠枝。

二十在边城,军中得勇名。卷旗收败马,占碛拥残兵。覆阵乌鸢起,烧山草木明。塞闲思远猎,师老厌分营。雪岭无人迹,冰河足雁声。李陵甘此没,惆怅汉公卿。

叹年光婉晚,蒲柳质、易惊秋。况念远怀人,停云幂幂,时雨飕飕。西风堕来雁信,似知予、竟日倚溪楼。报道归调汤剂,不知谁护衣篝。悠然富贵不须求。安乐万缘休。但饱饭煎茶,婆娑永日,也胜闲愁。寒花自便寂寞,怕纷纷、蝶引与蜂勾。莫问障从何起,只凭心有天游。

有竹如椽故可佳,况于竹外隐鸥沙。不嫌官道多车马,此地端宜著钓车。

汉粉重番内样妆。新染冰肌,浅浅莺黄。广寒宫迥阻归期,襟袖空馀黯淡香。江路迢迢楚塞长。梦里题诗欲寄将。觉来斜月又沉西,一点檀心,半染微霜。

大明一寸光,腐草一何假。人命呼吸间,诚哉是言也。呼之曾已休,吸之尚未舍。寄问诸苦源,来者不来者。

二水清浑合,三山锦绣张。迹沉簿书沉,身在水云乡。

进乏广莫力,退为蒙笼居。三年失意归,四向相识疏。地僻草木壮,荒条扶我庐。夜贫灯烛绝,明月照吾书。欲识贞静操,秋蝉饮清虚。

秋来湖阔渺无津,旋结渔舟作四邻。满眼是诗渠不领,可怜虚作水云身。

凫鹥在泾,公尸来燕来宁。尔酒既清,尔肴既馨。公尸燕饮,福禄来成。凫鹥在沙,公尸来燕来宜。尔酒既多,尔肴既嘉。公尸燕饮,福禄来为。凫鹥在渚,公尸来燕来处。尔酒既湑,尔肴伊脯。公尸燕饮,福禄来下。凫鹥在潀,公尸来燕来宗,既燕于宗,福禄攸降。公尸燕饮,福禄来崇。

故人行役向边州,匹马今朝不少留。长路关山何日尽,满堂丝竹为君愁。

江山於我故眼青,我亦辄以诗酬之。东华昨梦已尘士,千万勿令鸥鹭知。

蜡貌宁违俗,规行不竞时。苦思头没膝,勤诵涕垂颐。州县频劝驾,藩方尝挽眉。飘零竟何益,风雨脊令枝。

少读诗书陋汉唐,暮年身世寄农桑。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傍。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

我行其野,春日迟迟。有苑者柳,在水之湄。有鸣仓庚,岂曰不时。求其友声,颉之颃之。嗟我怀人,何日忘之。六日不檐,方何为期。期逝不至,我心西悲。跂予望之,其室则迩。一者之来,我心则喜。我之怀矣,升彼虚矣。爱而不见,云何吁矣。

舜功远矣世犹思,谁谷吾州赖两陂。待与閟宫碑岁月,并为神作送迎诗。

三贤堂废西湖上,文庙重营气宇新。若得雪江相配享,方知创立是何人。

梦回残月堕觚棱,归棹沧浪自濯缨。城郭重来嗟隔世,江山如画忆初盟。当年阮瑀谁争长,千载相如凛若生。空复满襟余老沔,临风三叫君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