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

和风搅亭竹,稚笋欲交加。
藻思添芳草,春愁剧落花。
檐栖黄口雀,林乳白头鸦。
坐惜青阳暮,空悲两鬓华。

作品评述

《暮春》是明代诗人李先芳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春天渐渐离去的惋惜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和风拂动亭中的竹子,嫩笋欲相交。繁茂的草木增添了芬芳的思绪,春天的忧愁伴随着飘落的花瓣。屋檐上栖息着黄嘴的小雀鸟,树林间飞舞着白头的乌鸦。坐在这里怀念青阳渐渐西落的时刻,空悲叹岁月的流逝和两鬓的衰老。

诗意和赏析:
《暮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作者内心的感慨。诗人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将和风拂动竹子、嫩笋相交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些细节描写表达了大自然回春的喜悦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丝忧愁和离别之情。作者通过描绘芳草的馨香和飘落的花瓣,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黄嘴的小雀鸟和白头的乌鸦栖息在屋檐和树林中,似乎与诗人一同感受着岁月的流逝和衰老的无奈。

整首诗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线,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和情感的渲染,传达了作者对光阴易逝、青春不再的深切感受。诗人坐在亭中,凝望着西下的青阳,感慨时光的匆匆流逝,悲叹自己两鬓华发的岁月不再。

《暮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大自然相融合,展示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人对春光易逝和岁月无情的深刻感受,引发读者对生命和时光的反思。

诗词推荐

长亭急管生愁。楚天秋。落日寒鸦飞尽、水悠悠。红蓼岸。白苹散。浴轻鸥。人在碧云深处、倚高楼。

衡荜负城开,春兼野色来。烟扶霁日柳,雪恼故年梅。波影鱼先动,林声鸟并催。欣欣群意悦,病骨独邅回。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荿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黄昏。

涵虚歌舞拥邦君,两两龙舟来往频。闰月风光三月景,二分烟水八分人。锦标赢得千人笑,画鼓敲残一半春。薄暮游船分散去,尚余箫鼓绕湖滨。

碧玉枝头玉露溥,风霜晚节要人看。生香正色殷勤意,肯入冬窝共岁寒。

香饭炊鱼白,新醅擘蟹黄。秋风元不恶,乡思自难忘。田水闲无用,山云薄有光。篆畦消息好,一路木樨香。

据立大功非不智,复贪王爵似专愚。造成四百年灾汉,才得安宁反受诛。

余赏其言,为赋寒泉溅雪,有环佩隐隐,飞度霜月。易水风寒,壮士悲歌,关山万里离别。杨花浩荡晴空转,又化作、云鸿霜鹘。耿石壕,夜久无言寂历,如闻幽咽。云谷山人老矣,江空又岁晚,相对愁绝。玉立长身,自是胎仙,舞我黄庭三叠。人间只惯丁当字,妙处在、一声清拙。待明朝

欲明此道,须遇其人。其人既遇,十倍收成。

大璞中函天地情,卞和抱出愈分明。一番刖足一番哭,哭杀世人无眼晴。

花气半侵云阁,柳阴近隔春城。画阑明月按瑶筝。醉倚满身芳影。翠格素虬晴雪,锦笼紫凤香云。东风吹玉满闲庭。二十四帘春靓。

方丈萧萧落叶中,暮天深巷起悲风。流年不尽人自老,外事无端心已空。家近小山当海畔,身留环卫荫墙东。遥闻相访频逢雪,一醉寒宵谁与同。

镫宵处处是春台,尽夜还家亦快哉。说与诸儿此行好,满襟带得义风回。

四明山水秀,二老器能殊。语剧欲流涕,吟清谩撚须。林香传竹醉,溪影写藤枯,愧我卑微者,无阶助远图。

夜长何时旦,苦寒不成寐。

远屿霭将夕,玩幽行自迟。归人不计日,流水闲相随。辍棹古崖口,扪萝春景迟。偶因回舟次,宁与前山期。对此瑶草色,怀君琼树枝。浮云去寂寞,白鸟相因依。何事爱高隐,但令劳远思。穷年卧海峤,永望愁天涯。吾亦从此去,扁舟何所之。迢迢江上帆,千里东风吹。

东风穷巷只埃尘,谁见城南万朵新。不问主人聊一饮,为携佳客送余春。比君意气三年老,贷我疏狂一味真。醉里尚能驰马去,看君倒着接罗巾。

破晓凭鞍野兴浓,鹭飞先我过村东。绿鍼细细稻浮水,绛雪纷纷花舞风。陌上秋千喧笑语,担头粔籹簇青红。谁知老子裴回意,绝爱山横淡霭中。

道胜富如贫,亭临颍水滨。一瓢思祖德,三径与僧邻。虚白虽同性,丹青不似身。趋庭知有子,下榻岂无人。纫佩兰多老,成蹊李尽珍。开筵回雪少,联句聚星频。家谱书难备,州图画不真。遥题应未的,莫把刻贞珉。

新安江碧郡楼危,九日登临醉袖垂。莫笑松筠岁寒地,却胜桃李豔阳时。清渟酒莹红螺面。窈窕笙攒碧玉枝。未必尊前叹迟暮,几人知我始牵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