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少董繙经图诗

我知君子有常心,谁谓春秋无定法。
常心定法皆一途,万变在前吾不惑。
锦衣白马青油客,回首伤心沦异域。
缟带喜赠延州来,一见浑如旧相识。
片时偷生万年泣,倘得义成身乃立。
已将死生委天公,要因笔削明吾迹。
偃蹇榻上书千帙,坐使群儒仆墙壁。
凛然紬史行天诛,扫除坦涂大搜索。
赞辞自昔非游夏,叛去于今无籍湜。
鸿雁书闻到上林,管弦声任来凝碧。
嫣然侍侧两少丽,桃叶桃根莫能及。
蔻梢轻露有华,早梅花嫩春无力。
欲将婢子固君心,岂料君心坚铁石。
果闻远使报还家,万里精诚初不隔。
书成初奏未央宫,金马石渠皆动色。
不与左氏作忠臣,忠欲天王坐中国。
圣人大法先能识,节义大闲今独得。
伤麟叹凤非道穷。
千载相逢犹咫尺。
尊王便是祝厘心,圣人寿与天无极。

作品评述

《毕少董繙经图诗》作品评述:《毕少董繙经图诗》出自 le_cha诗词大全

作者介绍

王铚,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权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三五),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书成,赐名《枢庭备检》。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爲湖南安抚司参议官。着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爲底本。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诗词推荐

春去春来岁岁同,花开花落任东风。只堪美酒酬佳景,莫把閒愁料化工。

圭宝先知晓,盆池别见天。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勿以梁事问,将遗太后忧。若非叔长者,谁为帝忠谋。

延年有术,餐古松根下,茯苓千岁。纵是延年如何益,命也道之将废。思古之人,词章节行,杲杲行当世。遗风流韵,渊然尚有余味。无奈先哲凋零,后生坦率,多以儒为戏。每笑唐人书不读,直把黄金买贵。山泽奇才,云林真隐,没齿何曾遇。人生如梦,江流日夜东去。

岐路三秋别,江津万里长。烟霞驻征盖,弦奏促飞觞。阶树含斜日,池风泛早凉。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

亭亭会山阁,西面秋澄鲜。盘礴一代英,披衣俯飞鸢。迩来几星聚,清樽压云烟。九转奇诀快,分惠毋独仙。

轶材腾骥騄,涌思决河渠。枝茂根先实,名高士岂虚。君王怜旧土,馆殿有新除。努力功名会,燕然欠大书。

周邦咸喜,式歌且舞。于时语语,厥声载路。

儿牵黄犊父担犁,社鼓迎神簇纸旗。不是丰年那得此,今春大胜去春时。

锁棘方当拔士,挥毫正好_文。词源三峡笔千军。尽出平生素蕴。天府伫登名姓,夜窗不负辛勤。直须平步上青云。始信文章有准。

学问直须富有,文章政要深藏。玉在山中辉润,兰生林下芬芳。

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

雅意老山林,每作山林趣。引领山林景,赋咏山林句。岚光增日夕,林风度朝暮。时时携筇归,群山送归户。

更阑待月华,风露寒欲僵。

沟港重重柳,山坡处处梅。小舆穿麦过,狭径碍桑回。

文字潮州更柳州,兴来八表共神游。骅骝陇孤长鸣日,鹰隼霜天得意秋。鼎鼎百年均昨梦,纷纷一世几名流。为君倾倒平生话,不作人间儿女愁。

入深山,住兰若,离色离声无昼夜。撞钟击鼓不知鸣,地转天回全不怕。

月照参差海上峰,飚轮度处灭行踪。玄冥宫里留宵宴,传得新方解扰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