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潘都干元夕

春草萋萋六代陵,元宵风景属残僧。
街头年少浑无事,共点油钱放塔灯。

作品评述

《次韵潘都干元夕》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的景象,以及年轻人一起集资放塔灯的场景。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分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春草茂盛的六代陵,
元宵节的景色属于寺庙中的僧人。
在街头,年轻人们毫无牵挂,
共同筹款点亮塔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元宵节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草木葱茏的六代陵,以及元宵节的风景,展现了一个欢乐而繁忙的节日氛围。诗人将元宵节的活动聚焦在街头年轻人的集资放塔灯上,他们无忧无虑地玩耍,享受着这个节日的喜悦。

诗中的"春草萋萋"描绘了春天绿草茂盛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六代陵"指的是历史上六位帝王的陵墓,这里用来形容春草丛生的景象,也映衬出元宵节的热闹氛围。

"元宵风景属残僧"这句表明元宵节的热闹景象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僧人,暗示了寺庙中的僧侣们也参与了这个节日的庆祝活动。这种寺庙与世俗活动的结合,展示了诗人对宗教与尘世的交融态度。

"街头年少浑无事"这句描绘了年轻人们在节日里的无忧无虑的心情,他们没有烦恼和牵挂,尽情享受着节日的喜悦。

"共点油钱放塔灯"这句则展示了年轻人们的集体行动,大家共同筹款购买油料,点亮寺庙的塔灯。这种集体活动不仅展示了年轻人们的团结与合作,也体现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的景象,表达了节日的喜庆和繁忙,以及年轻人们无忧无虑的心境。诗中融入了寺庙、元宵节和年轻人的元素,展示了作者对于宗教、传统文化和年轻一代的关注和思考。同时,这首诗也呈现出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给人一种欢乐和温暖的感受。

作者介绍

项安世(一一二九~一二○八)(生年据本集卷四《内子生日(戊申)》“居士新年六秩来”推定),字平甫,号平庵,其先括苍(今浙江丽水)人,后家江陵(今属湖北)。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绍兴府教授。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除秘书省正字,五年,爲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出通判池州(同上书卷八),移通判重庆府。入庆元党籍,还江陵家居。开禧二年(一二○六)起知鄂州(《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二),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三年权安抚使(同上书职官七四之二五),以事免。起爲湖南转运判官,未上,用臺章夺职而罢。嘉定元年卒。有《易玩辞》、《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项安世诗,以《宛委别藏》本《平庵悔稿》十二卷爲底本。校以清吴长元钞本(简称吴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诗词推荐

怅望南徐登北固,迢遥西塞恨东关。落日临川问音信,寒潮唯带夕阳还。

雨添春水漫,溪上鳜鱼肥。月出僧因过,船归鹊正飞。

不敢匆匆看,晴窗几绝编。参它少陵髓,饶得弈秋先。友愿低头拜,师曾枕膝传。已将牌印子,牒过竹溪边。

事到急时观态度,人于危处露肝脾。深心厚貌平时可,慎勿便言容易知。

人言紫绶有光辉,不二心观似草衣。尘劫自营还自坏,禅门无住亦无归。松根穴蚁通山远,塔顶巢禽见海微。每话南游偏起念,五峰波上入船扉。

葫芦窗畔挂,是物在其间。雪色老人鬓,桃花童子颜。祭星秋卜日,采药晓登山。旧放长生鹿,时衔瑞草还。

白玉楼成去作文,只从西棘挂朝冠。生来病苦相如渴,没后人知范叔寒。野店春闲沽酒榼,溪堂月冷钓鱼竿。梅花麓上谁弹泪,岁岁东风吹不乾。

先生直玉堂,日羞太官羊。如何梦故山,晓枕春蔬香?春蔬尚云尔,况我旧朋友。万里一纸书,殷勤问安否。先生高世人,独恨不早归。坐令龙鹤菜,犹愧首阳薇。

半夜惊呼府有府,河壖荒邑应军须。冰生垂血辞乡泪,风涨飞尘出塞车。千里馈粮人未返,百丁团甲户无余。天边旁午流星使,更见河桥急羽书。

风日正和柔,身轻喜病瘳。懒抛残蠹简,暖脱弊貂裘。值客开青眼,逢花忘白头。家家好春色,何处可同游。

满眼秋光动客情,小园闲步杖藜轻。黄花憔悴应思晋,才遇渊明香便清。

月不堪破五,衲僧猛提取。打动东海鱼,失却南山虎。借问是何宗,逢人莫错举。

溪畔维舟问戴星,此中三害有图经。长桥可避南山远,却恐难防是最灵。

茶寇征商急,偷生蔽绿林。江湖自有备,盗贼岂初心。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谁道春从何处来,只从金阙遍瑶台。苍龙便入时巡仗,玉液还飞行庆杯。

茅茨烟水隔孤村,雪冷谁敲月下门。只与梅花曾有旧,暗香时肯到洼尊。

古庙风烟积,春城车骑过。方修汉祖祀,更使沛童歌。寝帐巢禽出,香烟水雾和。神心降福处,应在故乡多。

了了了了,空空空空,心肝不在臭皮袋中。想见出神似蝉蜕,可能吸露更餐风。

乱花丛里曾携手,穷艳景,迷欢赏。到如今谁把,雕鞍锁定,阻游人来往。好梦随春远,从前事、不堪思想。念香闺正杳,佳欢未偶,难留恋、空惆怅。永夜婵娟未满,叹玉楼、几时重上。那堪万里,却寻归路,指阳关孤唱。苦恨东流水,桃源路、欲回双桨。仗何人,细与丁宁问呵,我如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