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花

青青柔蔓绕修墙,刷翠成花著处芳。
应是折从河鼓手,天孙斜插鬓云香。

作品评述

《牵牛花》

青青柔蔓绕修墙,
刷翠成花著处芳。
应是折从河鼓手,
天孙斜插鬓云香。

中文译文:
青青柔蔓缠绕修筑的围墙,
点缀着翠绿的花朵,处处芬芳。
应该是从河鼓手手中采摘的,
插在天孙的鬓发上,散发出云的馨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牵牛花,描绘了围墙上盛开的牵牛花的瑰丽景象。牵牛花是一种可爱的野花,常常攀缘在墙壁或篱笆上,形成一片浓密的花海。诗人通过"青青柔蔓绕修墙"来形容牵牛花的蔓延之势,形成了一道青翠的屏障,为修墙增添了生机。"刷翠成花著处芳"则表达了牵牛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花朵翠绿欲滴,到处散发着芬芳的气息。

接着,诗人提到了"折从河鼓手",意味着花朵是被从河边的鼓手手中采摘而来的,这样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细节的关注,使诗中的景物更加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后一句"天孙斜插鬓云香"则通过天孙(比喻诗人自己)斜插牵牛花于鬓发之间,传达出牵牛花芳香的美妙。此句用抽象的方式,将牵牛花的芳香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整首诗更具意境和深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牵牛花的美丽景象,展示了诗人对美的敏感和追求。通过精心选择的词语和形象,将自然界的美妙与诗人内心的情感融为一体,给人以视觉和感受上的双重愉悦。同时,诗中的手法巧妙,意境深远,以短小的文字描绘出一幅清新的画面,展示了宋代诗人的精湛才华和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诗词推荐

旧识为边帅,师游胜事兼。连天唯白草,野饼有红盐。蕃近风多勃,河浑碛半淹。因知心似月,处处有人瞻。

良工采得木千章,如析旃檀片片香。黄面瞿昙承盖覆,抛砖打瓦又何妨。

卫郊多垒少人家,南渡天寒日又斜。君子素风悲已矣,杏园无复一枝花。

何处丈夫儿,不知名姓谁。弟兄三恂相,上下两灵祠。江海为疆域,风雷听指麾。与人作方便,慷慨似生时。

东道烟霞主。西江诗酒筵。相逢不觉醉。日堕历阳川。

啸父知机先忆鱼,季鹰无事已思鲈。自惭初识查头味,正是栖栖哭阮涂。

江头何处带春归。玉川迷。路东西。一雁不飞、雪压冻云低。十里黄昏成晓色,竹根篱。分流水、过翠微。带书傍月自锄畦。苦吟诗。生鬓丝。半黄烟雨,翠禽语、似说相思。惆怅孤山、花尽草离离。半幅寒香家住远,小帘垂。玉人误、听马嘶。

摇曳轻阴羃柳堤,坳塘日暖漾凫鹥。无端崖下鸣榔发,飞起一声过水西。

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苏小慵多兰渚闲,融融浦日鵁鶄寐。紫骝蹀躞金衔嘶,堤上扬鞭烟草迷。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

绢绡白如雪。轻华比蝉翼。

有亭央央,高丘之傍。父兮母兮,坚深埋藏。厦屋凄凉,宰木成行。春秋蒸尝,酒浆牛羊。身体俯伛,虽劳弗彰。心志瞀乱,虽烦弗扬。欲求幽阴,茫茫洋洋。两间四方,实击我肠。何以照之,明神后皇。凡今之人,谁同慨伤。

琳瑯触目路人惊。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夜半樟亭驿,愁人起望乡。月明何所见,潮水白茫茫。

国诚宁矣。远人来观。脩义经矣。好乐无荒。

白鹤山头留几时,白鹤池畔歌来迟。浮邱伯去无消息,老眼而今傥见之。

春入池亭好,风光暖更鲜。寻芳行不困,逐胜坐还迁。细草乱如发,幽禽鸣似弦。苔文翻古篆,石色学秋天。花落能漂酒,萍开解避船。暂来还愈疾,久住合成仙。迸笋支阶起,垂藤压树偏。此生应借看,自计买无钱。

孟子不肯比伊尹,仲尼方可期文王。圣贤自得固厚重,庸俗始以己较量。微生喜以佞面诋,臧氏恶非礼所当。惜哉二子不自重,以人可否何不详。

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始闻炼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穷已。欲叹离声发绛唇,更嗟别调流纤指。此时惜别讵堪闻,此地相看未忍分。重吟真曲和清吹,却奏仙歌响绿云。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

竹君面个个团团,此士刚方独凛然。外貌中心俱壁立,任从痴子削教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