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出自先秦代的《齐桓晋文之事》

出自先秦的《齐桓晋文之事》

拼音和注音

wú bù rěn qí hú sù , ruò wú zuì ér jiù sǐ dì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忍:(动)心里忍受不了:于心~|~释手。

无罪:无罪wúzuì没有犯罪

死地:死地sǐdì无法生存的危险境地;绝境置之死地而后生。

觳觫:因恐惧而颤抖的样子。

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出自:《寡人之于国也》

  • 处之若无事,此诚人所难。

    出自:邵雍的《寄谢三城太守韩子华舍人》

  • 神驭若无方,爪牙奋其利。

    出自:释函可的《即事有寄二首(其二)》

  • 苍山若无路,落日听鸣钟。

    出自:刘攽的《宿岘山寺二首(其二)》

  • 浪遣蛇医与龙斗,邈然天听若无闻。

    出自:李石的《祷雨》

  • 远地若无南涧藻,故乡还有北山薇。

    出自:樊昌的《送李钝斋先生之江西》

  • 挥洒若无心,笔端生万怪。

    出自:谢逸的《观蔡规画山水图》

  • 孰若无事中,一降一腾之。

    出自:魏了翁的《张义立得古井以木为甃命曰亨泉而求余诗》

  • 徐行侧睨若无旁,饮洁啄腥近台沼。

    出自:陈造的《鹳带箭行》

  • 闭门閒有卧,牵世若无欢。

    出自:皇甫汸的《春雨书斋》


  • 原诗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诗词推荐

    银河无际渺澄空。一点寿光中。此夕谪仙初度,清歌吉甫清风。文章间世,曾亲玉座,屡赐金钟。丹禁若须鳌便,赤城唤取渔翁。

    透屋松风蠏眼汤,野人纱帽自煎尝。谏议不分三道印,赵州剩借一瓯香。

    使君曾被蝉声苦,每见词文即为愁。况是楚江鸿到后,可堪西望发孤舟。

    衰年税萧寺,偶与凤巢邻。万里刷鲜羽,一鸣惊众人。寒催片骑急,春接赐袍新。折取如丹桂,归荣鹤发亲。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七年不听丈亭潮,梦觉依然枕动摇。趁得晨钟上西流,不妨野饭向高桥。今年天故饶梅雨,是处人言好稻苗。惭愧鄞山最青眼,回环翠色总相招。

    白团扇子白纱衣,怕见萤光作火吹。屈指西风明日是,会将束緼乞怜时。

    莲烛千枝夜宴迟,君王索笔写新诗。宫人和得争先进,偏爱宋家兄弟词。

    外孙争乞巧,内子共题文。隐映花奁对,参差绮席分。鹊桥临片月,河鼓掩轻云。羡此婴儿辈,吹呼彻曙闻。

    先师客陈未尝饱,弟子于今敢言巧。败墙破屋秋雨多,夜视阴精过毕昴。齑盐冷落空杯盘,且依道士修还丹。丹田发火五脏暖,未补漫漫长夜寒。我生疲驽恋莝豆,崔翁游边指北斗。唯有王江亦未归,闭门无客邀沽酒。

    艳舞娇歌张淑家,相思相隔海东涯。齐王城下寻常见,笑折杨枝雪白花。

    如愚复爱诗,木落即眠迟。思苦香消尽,更深笔尚随。饥童舂赤黍,繁露洒乌椑。看却龙钟也,归山是底时。

    少皞不用事,八月犹苦热。南方本炎蒸,况乃甘泽阙。雨师弛厥职,旱魃逞馀孽。金石铄欲流,污池龟甲裂。稼穑亦已休,田家生理绝。敢意築场圃,渐闻罂瓶竭。租敛数有恒,不为愆阳辍。州县急锱铢,鞭箠动流血。吁嗟号帝阍,此语何由彻。空村巫觋舞,灵祠香火谒。水旱制於天,祈禳

    篆桃刻印神图术,采药和丹宝笈功。欲验嘉辰蠲毒处。轻炎不入广寒宫。

    萧小八娘弃我去,我生方始十三年。如今七十零单五,生死途分竟杳然。

    寿星瑞世现光明,俄转桐江作客星。千载严陵后身出,风标气概两亭亭。

    河中船已动,岸亦有人行。城北钟声断,楼东鬼宿明。倚□□酒醒,搔首小诗成。□□中秋热,今朝始渐清。

    飞观插雕梁。凭虚起、缥缈五云乡。对山滴翠岚,两眉浓黛,水分双派,满眼波光。曲栏干外,汀烟轻冉冉,莎草细茫茫。无数钓舟,最宜烟雨,有如图画,浑似潇湘。使君行乐处,秦筝弄哀怨,云鬓分行。心醉一缸春色,满座疑香。有天涯倦客,尊前回首,听彻伊川,恼损柔肠。不似碧潭

    狼烟不举羽书稀,幕府相从日打围。最忆定军山下路,乱飘红叶满戎衣。

    水关新涨曲通沟,力疾邀人夜弄舟。暗竹背城思岭月,平畦裛露忆湖秋。行随老伴添衣出,回触歌场趁曲留。远吹更闻无奈返,微风小橹不胜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