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杂咏 卓笔峰(在天平山)

云来初似墨,雁过还成字。
千载只书空,山灵恨何事。

作品评述

《姑苏杂咏 卓笔峰(在天平山)》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天平山上的景色,以及山中的云雾和飞过的雁鸟,表达了山灵对于千载以来无人能够真正理解它的悲愤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云来初似墨,雁过还成字。
千载只书空,山灵恨何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天平山上的景色和山中的云雾。诗人用“云来初似墨”来形容云雾的浓密,如同墨汁般黑暗。接着,他用“雁过还成字”来形容飞过的雁鸟,仿佛它们在空中划出了一行行的字迹。这种形象的描绘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山中云雾和飞鸟的动态美。

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山灵的悲愤之情。他说“千载只书空”,意味着千百年来,人们对于山中景色的描绘只是空洞的文字,无法真正理解山的灵性和美丽。最后一句“山灵恨何事”,表达了山灵对于人们的无知和忽视的不满和悲伤。诗人通过这首诗词,呼唤人们去真正欣赏山的美丽,并且尊重自然,与山水相融,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山中的云雾和飞鸟,表达了山灵对于人们的不理解和忽视的悲愤之情。它呼唤人们去真正欣赏山的美丽,并且尊重自然,与山水相融,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诗词推荐

养成河北贼,挑致海东夷。空国坐朋字,乱华由党碑。

山阳泽国四无山,百雉危城两水关。杨柳遥知紫极路,沧波长羡白鸥闲。病来药裹为吾累,兴尽渔舟送子还。风月异时何限思,区区并入尺书间。

已识嵇中散,谁惭王濬冲。鸿飞嗟目断,鹤化骇群空。懒作金门客,宁为铁面翁。后园花木在,回首又春风。

寄语临邛守,相望万里情。有来诗句好,足验教条清。好古从时讪,为邦已政成。无寻子虚赋,忠厚诏诸生。

粉身截玉慰渠贪,浪迹泥涂遽著篮。坐缺江生嗟不乐,诗来东老谢分甘。世间风味鄞江颊,传里形容太史谈。欲报琼瑶无一可,移文空到北山南。

凉风厉秋节。司典告详刑。我君顺时发。桓桓东南征。泛舟盖长川。陈卒被隰埛。征夫怀亲戚。谁能无恋情。拊衿倚舟樯。眷眷思邺城。哀彼东山人。喟然感鹤鸣。日月不安处。人谁获恒宁。昔人从公旦。一徂辄三龄。今我神武师。暂往必速平。弃余亲睦恩。输力竭忠贞。惧无一夫用。报我

潮连风浩荡,沙引客淹留。落日更清坐,空江无近舟。共看蒹苇宅,聊即稻梁谋。未敢嗟艰食,凶年半九州。

最是元来,苦无风雨。只恁匆匆归去。看游丝、都不恨,恨秦淮新涨,向人东注。 醉里仙人,惜春曾赋。却不解、留春且住。问何人、留得住。怕小山更有,碧芜春句。

一家感儿孝,不俗使亲惊。尽作屏气语,咸为纳屡行。

未话田园薄,唯关道路长。春风又寒食,多病只殊方。缅想迎门问,深思暴橐香。无劳谢猿鹤,好为约求羊。

寻诗还步小虹桥,薄日轻阴叫百劳。芦叶深青荷叶紫,江湖从此兴滔滔。

终不求人更赏音,只当仰面看山林。一双闲手无聊赖,满地斜阳是此心。

露白菊氛氲,西楼盛袭文。玉筵秋令节,金钺汉元勋。说剑风生座,抽琴鹤绕云。謏儒无以答,愿得备前军。

清流曲几回,吃饭此山隈。歌断怜莺续,诗迟畏酒催。晚晴初见月,春尽尚逢梅。归路缘江熟,支筇不用陪。

玉龟山。东皇灵媲统群山。绛阙岧峣,翠房深迥,倚霏烟。幽闲。志萧然。金城千里锁婵娟。当时穆满巡狩,翠华曾到海西边。风露明霁,鲸波极目,势浮舆盖方圆。正迢迢丽日,玄圃清寂,琼草芊绵。争解绣勒香鞯。鸾辂驻跸,八马戏芝田。瑶池近、画楼隐隐,翠鸟翩翩。肆华筵。间作脆

拨开宿火起炉烟,留得馀香伴夜禅。落尽碧桃春不管,东风却放柳飞绵。

扁舟入浙,便有家山意。全胜轺车驾边地。爱官尘不到,书眼争明,称寿处,春傍梅花影里。平生丘壑志,未老求闲,天亦徘徊就归计。想叠嶂双溪,千骑弓刀,浑不似、白石山中胜趣。怕竹屋梅窗欲成时,又飞诏东山,谢公催起。

名压年芳,倚竹根新影,独照清漪。千年禹梁藓碧,重发南枝。冰凝素质,遣凡桃、羞濯尘姿。寒正峭,东风似海,香浮夜雪春霏。练鹊锦袍仙使,有青娥传梦,月转参移。逋山傍莺系马,玉翦新辞。宫妆镜里,笑人间、花信都迟。春未了,红盐荐鼎,江南烟雨黄时。

夷俗华风事事违,矫情随物动非宜。腥膻肴膳尝皆遍,繁促声音听自悲。沙昧目看朱似碧,火熏衣染素成缁。退之南食犹成咏,若到穷荒更费辞。

披衣未冠栉,晨起入前林。宿露残花气,朝光新叶阴。傍松人迹少,隔竹鸟声深。闲倚小桥立,倾头时一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