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合春帖子四首

君王崇俭化邦家,禁掖承恩绝泰奢。
只拟讨寻钩盾籍,何曾琱刻上林花。

作品评述

《夫人合春帖子四首》是宋代苏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夫人合春帖子四首

君王崇俭化邦家,
禁掖承恩绝泰奢。
只拟讨寻钩盾籍,
何曾琱刻上林花。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君王对节约俭朴的推崇,表达了苏颂对高尚品质和朴素生活的赞美之情。诗中描述了君王倡导节俭,以俭朴的生活方式来治理国家,禁止宫廷奢华,继承圣恩,拒绝过度奢华。诗人表示,自己只愿追求品德高尚和真理,而不追求权势和荣华富贵。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苏颂对俭朴生活和崇高品质的崇敬。首句"君王崇俭化邦家"直接点明君王对俭朴的推崇,认为君王以自己的榜样影响整个国家。接着,诗人指出君王禁止宫廷奢华,承受圣恩,拒绝泰奢,展现了君王的智慧和高尚品质。接下来的两句"只拟讨寻钩盾籍,何曾琱刻上林花"表达了诗人自身的志向和态度。他表示自己只追求道德和真理,而不是追逐权势和虚荣。整首诗表达了苏颂对节俭和高尚品质的推崇,以及对纯粹追求的追求。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颂对节俭和高尚品质的赞美,以及对虚荣和权势的深深批判。通过简洁的表达和对比手法,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对于品德高尚和真理追求的坚定信念。这首诗词以其清新简练、意境深远的特点,在表达方式和思想内涵上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诗词推荐

酣红腻绿三千顷,总是波神变化成。出自淤泥元不染,开於玉井旧知名。暑天胜似凉天好,叶气过於花气清。何事濂溪偏爱此,为他枝蔓不曾生。

柳塘醉我无边酒,得陇痴生望蜀心。亦有白衣双白玉,不孤黄菊万黄金。宝婺古来金绣水,银蟾后夜玉青岑。韦斋井畔通宵月,应照空樽印渴襟。

早将心事付渔樵,若被幽人苦见招。多种竹将挑笋吃,旋栽松待斫柴烧。壁间古画身都碎,架上枯琴尾半焦。犹有住山穷活计,仙经盈卷一村瓢。

豫让桥边杨柳树,春至年年青一度。行人但见柳青青,不问当时豫让名。斯人已往竟千载,遗事不随尘世改。断碑零落野苔深,谁识孤臣不二心。豫让桥,路千里,桥下滔滔东逝水。君看世上二心人,遇此多应羞愧死。

半夜迎长坐候明,眼看初日屋山平。诗豪不共年俱长,鬓雪惟应老自生。得酒人情何太喜,犯寒春色不多争。老农相庆无它语,尽道冬晴好趁耕。

怀土昔人志,伤时此日心。长江霜潦净,故国莫烟深。访古多遗恨,凭栏更独吟。细看前浦树,生意已堪寻。

莺涩馀声絮堕风,牡丹花尽叶成丛。可怜颜色经年别,收取朱阑一片红。

一轩曾揭鉴为名,轩下方池彻底清。坐客不须频拂拭,主人犹恐太分明。一尘不染原无物,万象俱涵岂有情。堪笑越湖三百里,等闲风浪不曾平。

南船正东风,北船来自缓。江上相逢借问君,语笑未了风吹断。闻君携伎访情人,应为尚书不顾身。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恨我阻此乐,淹留楚江滨。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春风狂杀人,一日剧三年。乘兴嫌太迟,焚却子猷船。梦见五柳枝,已堪挂马鞭。何日到彭泽,长歌

客槎飞过小金山,画栋参差杳霭间。隐踏鳌头归月府,侧骑龙背出尘寰。秋生弱水烟霞冷,春至蓬壶日月閒。遥望严陵钓鱼处,十分全似落星湾。

有诏曾求魏仲先,草堂飞鹤避茶烟。晚营馁鬼今何限,弱冠诗名六十年。

昔日山林愿,今兹轩冕游。祗惊年苒苒,安议政优优。小雪烟横野,残笳月背楼。河边杨树老,不是桂淹留。

石涧泉声久不闻,独临长路雪纷纷。如今渐欲生黄发,愿脱头冠与白云。

扫地烧香绝点尘。缘阶绿草又残春。略无闲事挠天真。时落燕泥沾几席,乱黏冰絮上衣巾。西湖回柁少年人。

君臣守以义,父子守以仁。义失为敌国,仁失为路人。

梅花狼籍拂轻舟,人日溪行动客愁。上昼去程初北首,故山归思满东流。垂垂朝雨随双桨,草草春蔬送一瓯。不独怀乡便多感,看人难似府君侯。

遣作岭头使,似戍玉门关。来时送者,举酒珍重祝身安。街畔小儿拍笑,马上是翁矍铄,头与璧俱还。何处得仙诀,发白颊犹丹。屋茅破,篱菊瘦,架签残。老夫自计甚审,忙定不如闲。客难扬雄拓落,友笑王良来往,面汗背芒寒。再拜谢不敏,早晚乞还山。

作寒作暑无处避,开花落花尽他意。只有夜声殊可憎,偏搅愁人五更睡。幸自无形那有声,无端树子替渠鸣。斫尽老槐与枯柳,更看渠侬作麽生。

太白峰前旧隐基,杉松寒翠滴无时。经年抛却又归去,再听岩猿祇自知。

白盐雪消春水满,谷鸟相呼锦城暖。巴姬倚歌汉女和,杨柳压桥花纂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