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晴

夏夜新晴星校少,雨收残水入天河。
檐前熟著衣裳坐,风冷浑无扑火蛾。

作品评述

诗词:《新晴》
朝代:唐代
作者:王建

夏夜新晴星校少,
雨收残水入天河。
檐前熟著衣裳坐,
风冷浑无扑火蛾。

中文译文:
夏夜新晴,星星点缀得很少,
雨水停歇,残余的水流入天河。
我坐在屋檐下穿着已经熟睡的衣裳,
寒风袭来,连火蛾也感到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夜的景象。诗人王建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刻画了一个独特的场景,展示了他对自然的敏感和感悟。

首先,诗人描述了夏夜的天空。他说夜晚的星星很少,这表明夜空的明亮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久雨之后云层尚未完全散去,星光因此显得稀疏。这种星光稀少的情景也暗示了一种宁静和寂静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雨停后的景象。雨水已经停歇,只剩下一些残余的水流入了天河。这里的天河指的是银河,诗人借用这一形象,将地上的残余雨水与银河相比拟,给人以宏大、壮丽的感觉。整个景象描绘出一片清新明亮、清爽宜人的夏夜景色。

然后,诗人将视线转向自身。他坐在屋檐下,穿着已经熟睡的衣裳。这表明天气已经转凉,夏季的寒风吹来,让人感到凉意。诗人的坐姿和衣裳的状态都暗示了他已经静静地坐在那里,享受夜晚的宁静。

最后一句描述了风的寒冷,说风冷得连火蛾都感到冷。火蛾是一种夜行性昆虫,它们通常在灯光周围飞舞。这里的意象表达了风的寒冷程度,即使是对于习惯于温暖的火蛾来说,也感到寒冷,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凉意和静谧。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夏夜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人物的描绘,传达出凉爽、宁静的夜晚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夜晚的宁静美好,并引发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王建,婺源(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曾知鄂州崇阳县。事见清道光《婺源县志》卷一五。

诗词推荐

少读隐逸传,雅意烟霞人。居官早自缚,半世几没身。青衫类枯叶,两鬓如烂银。人知趋走苦,己重疾病湮。归微三径资,尚窃太仓陈。邻里有伏腊,弟兄无越秦。况此交友高,而能朝夕亲。君还志远游,所愿犹逡巡。我乃叹寡与,未易论苦辛。勿道车马之,勿嫌风雨频。

一辞魏阙就商宾,散地闲居八九春。初时被目为迂叟,近日蒙呼作隐人。冷暖俗情谙世路,是非闲论任交亲。应须绳墨机关外,安置疏愚钝滞身。

采□形相异为仙,识性谁知共一天。泽物度人均是道,瑞昭千载起祥烟。

许有卢娘能画竹,重抹细拖神且速。如将石上萧萧枝,生向笔间天意足。战叶斜尖点映间,透势虚黍断还续。粉节中心岂可知,淡墨分明在君目。

理公著脚五峰前,树石苍浮滴翠涎。因指何年飞到此,要栖中国悟来禅。一猿可验为灵鹫,万古无言有冷泉。今日共知遗迹胜,隐名却自许由传。

喧喧金石容既缺,肃肃羽驾就行列。缑山遗响昔所闻,庙庭进旅今攸设。

火风欲避金风至。秀气充闾初降瑞。去家丁令却归来,还燕悬弧当日地。金章紫绶身荣贵。寿福天储昌又炽。怪来一岁四迁官,还过当生元太岁。

乘鹤吹笙想俊游,丑闻宫掖擅风流。身膏斧踬终尘土,若比莲花花亦羞。

四壁垣衣钓具腥,已甘衡泌号沉冥。伶伦近日无侯白,奴仆当时有卫青。花月病怀看酒谱,云萝幽信寄茶经。茅君使者萧闲甚,独理丛毛向户庭。

病遇医王争得瘥,卢医体貌殊严怪。我见堂堂心胆惊,不领仙丹从此坏。

结宇溪一曲,两山左右之。横木以为门,断竹作短篱。本无剥啄客,门牡固不施。甃路坏莫补,石罅生棘茨。野蔓不知名,丹实何累累。村童摘不诃,吾亦爱吾儿。

红尘宝马碧湖船,一梦如今费十年。却照清溪寻绿鬓,但余衰雪雨萧然。

黄奶扶春梦觉来,禅心已堕老黄梅。沾沾桃叶相先发,寂寂梨花未肯开。抱案并无钳纸请,索书时有打门催。人生消得韶华几,两鬓霜根不待栽。

社稷元勋绝代无,夙瞻先德在龟趺。风云感遇依鳞翼,鸾鹄栖停映竹梧。偃武承平开圣治,投戈委质尚文儒。紫荷旧向芳年折,遗恨犹稽到六符。

学仟在空谷,不复顾荣名。肯因入俗语,易此高世情。仟道竟寥邈,癯身学未成。赤松果安在,日夕哀猿声。

娇莺恰恰啼,过水翻回去。欲共诉芳心,故绕池边树。人去绮窗闲,弦断秦筝柱。百啭听新声,总是伤心处。

路上长安惟咫尺,灞陵西望接秦源。依稀日下分天阙,隐映云边是国门。锦袖臂鹰河北客,青桑鸣雉渭南村。高风九万程途近,与报沧洲欲化鲲。

公诗有意拂廉纤,令似欧阳韵更严。犬子亦应惭赋缟,痴儿端合愧夸盐。飞绵勃窣争平堑,冻笋槎牙欲堕檐。胡避只今何处是,玉屏森映一峰尖。

嗟末法,恶时世,心若利刀称善慧。却来林下闹喧天,反谤初师全不是。

勤力汉疏傅,遗安庞德公。公家业异此,衰盛国应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