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习堂偶题

格外官曹自在身,阖门扫轨养天真。
何须更待年三十,始约孤高不诣人。

作品评述

《省习堂偶题》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葛立方。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格外官曹自在身,
阖门扫轨养天真。
何须更待年三十,
始约孤高不诣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官场中的闲适自在和修养天真的生活态度。他表达了不必等到年过三十,才能开始追求独立高远、不被俗务困扰的心境。

赏析:
《省习堂偶题》通过描述官曹自在的生活状态,展示了作者在官场中的闲适态度。"格外官曹自在身"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从容和自在,他不受琐碎事务的干扰,保持着内心的宁静。"阖门扫轨养天真"则表明他在家中悠闲自得地扫除庭院的车辙,通过这种简单的行动来培养和保持自己内心淳朴、不受外界纷扰的天真本性。

诗的后两句"何须更待年三十,始约孤高不诣人"表达了作者的独立和高洁追求。他认为不需要等到年过三十才能开始追求独立的生活方式,而是在年轻时就能够约束自己,远离喧嚣和俗务,追求内心的孤高和清静。这种态度显示了作者对于个人修养和追求独立精神的重视,同时也对官场的浮躁和功利主义表达了一种不屑和超然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现了葛立方在官场中保持宁静自在、追求独立高洁的心境。通过对官场生活和个人追求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于内心宁静和清高追求的向往,并倡导在年轻时就开始培养和坚守这种追求,不被世俗的功利所困扰。这种态度在宋代的士人中有一定的共鸣,也对后世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作者介绍

葛立方(?~一一六四),字常之,号懒真子,江阴(今属江苏)人。胜仲子。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嘉泰吴兴志》卷一七)。十七年,爲祕书省正字。十九年,迁校书郎。二十一年,除考功员外郎。以忤秦桧得罪。桧死召用,二十六年以左司郎中充贺金国生辰使。二十七年,权吏部侍郎。二十九年,出知袁州,未几以事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七五、一七七、一八二),退居吴兴。孝宗隆兴二年卒。着《归愚集》、《韵语阳秋》。事见《韵语阳秋》自序及宋徐林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葛立方诗,以宋抚州刻本《侍郎葛公归愚集》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存五至十三卷,其中诗五卷),校以清光绪《常州先哲遗书》本(简称光绪本)。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诗词推荐

雨过尘埃灭,沿江道径平。月乘残夜出,人趁早凉行。寂历闲吟动,冥濛暗思生。荷塘翻露气,稻垄泻泉声。宿犬闻铃起,栖禽见火惊。曨曨烟树色,十里始天明。

本源无风波,真界绝涯畛。木人步月归,转侧功勋尽。

宰县殊无补,初心复负书。极知通一艺,苦恨乏三徐。立志期乾健,流年叹月诸。已拚双鬓白,未必古人如。

人生百年寄鬓须,富贵何啻葭中莩。惟将翰墨留染濡,绝胜醉倒蛾眉扶。我今废学如寒竽,久不吹之涩欲无。岁云暮矣嗟几馀,欲往南溪侣禽鱼。秋风吹雨凉生肤,夜长耿耿添漏壶。穷年弄笔衫袖乌,古人有之我愿如。终朝危坐学僧趺,闭门不出间履凫。下视官爵如泥淤,嗟我何为久踟蹰。

负版行欲僵,飞蝇死犹集。赴烛夜蛾焚,好酒猩猩泣。所以思远托,道路方险涩。宁希百金赏,岂慕千户邑。永言从我求,鹪鹩惟一粒。有材实为累,无欲安所入。韩彭苦不悟,羞同匹夫执。商山今寂寞,高风邈难及。

断岸留孤棹,层台耸近城。雁传他邑信,鸥背去年盟。岁片雪多思,一枝梅有情。何人在楼上,吹笛暮寒生。

紫芝峰上一凭栏,烟草茫茫天地宽。眼界已随流水去,丹青无复旧时看。

一种银潢秀,清名仰太虚。甲科尝擢第,午夜尚观书。已觉身非我,好坏堪丞负余。斯人无复见,掩涕一欷歔。

美人何荡漾,湖上风月长。玉手欲有赠,裴回双鸣珰。歌声随渌水,怨色起朝阳。日暮还家望,云波横洞房。

形槁心灰一秃翁,偶来视草禁林中。幼吹葱叶还堪听,老画葫芦却未工。

南轩门第老袁三,将业江湖久遍参。闻说中原太平事,数行清泪湿征衫。

奔逸闻千里,飞腾见九迁。禁途才咫尺,玉节屡回旋。看即自天下,催归夜席前。如怜落鸢外,为遣反驱边。

去日清霜菊满丛。归来高柳絮缠空。长驱万里山收瘴,径度层波海不风。阴德遍,岭西东。天教慈母寿无穷。遥知今夕称觞处,衣彩还将衣绣同。

野麋蒙象暂如犀,心不惊鸥角骇鸡。一路好山无伴看,断肠烟景寄猿啼。

人善不趋,已恶不除。谓之知道,不亦难乎。

司漏凌晨报晓签,曈曈赫日上重檐。良辰也应纯乾策,吉梦先符太卜占。棣萼同时升紫禁,棠阴由此驻彤襜。一杯欲助邦人祷,愿借黄堂寿斝添。

老子生来世法疏,白头思欲把犁锄。摩挲此腹空无物,侥幸虚名愧有馀。憔悴不堪渔父笑,寒温无益贵人书。诗家幸有严华谷,襟谊犹能眷眷予。

水西云北。锦苞泫露无颜色。夜寒花外眠双鶒。莫唱江南,谁是鹧鸪客。薄情青女司花籍。粉愁红怨啼螀急。月明倦听山阳笛。渺渺征鸿,千里楚天碧。

八年前识兹山面,今日幽盟许重寻。乱石悬崖僧易少,疏林浅薄寺难深。流泉药得何人病,绝壁灵通古佛心。老我泊然元会得,俯空一笑晚风临。

坏墙风雨几经春,草色盈庭一座尘。自是神明无感应,盛衰何得却由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