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雁湖十首

总角趋庭得绪余,诗书元自与生俱。
词林教诵鹪鹩赋,画苑嗔传蛱蝶图。
千古凌烟思郑国,一时偃月怨哥奴。
情和颜蹠均为寄,忍絜新樽上镜湖。

作品评述

《再和雁湖十首》是宋代李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总角趋庭得绪余,
诗书元自与生俱。
词林教诵鹪鹩赋,
画苑嗔传蛱蝶图。
千古凌烟思郑国,
一时偃月怨哥奴。
情和颜蹠均为寄,
忍絜新樽上镜湖。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雁湖之畔的景色,并表达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诗中通过描写雁湖边的自然景色、文人雅士的学识和才华,以及对历史传世之作的赞叹,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和艺术的热情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七绝的形式呈现,每句四个字,共十句。首句“总角趋庭得绪余”,描述了作者在雁湖之畔感受到的宁静和安详的心境。接下来的两句“诗书元自与生俱”,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和书籍的天生热爱,将其视为生命的一部分。

下半部分的四句“词林教诵鹪鹩赋,画苑嗔传蛱蝶图”,描绘了雁湖附近的景色,以及文人雅士们的学识和才华。其中,“词林”指代文人的词曲之作,“鹪鹩赋”指代优美的赋作,“画苑”则指绘画的艺术,“蛱蝶图”则是指传世之作,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雁湖地区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壮丽。

接下来两句“千古凌烟思郑国,一时偃月怨哥奴”,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逝去时光的感叹。其中,“千古凌烟思郑国”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名人郑国公的思念和景仰,“一时偃月怨哥奴”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的时代和现实的不满和忧愁。

最后两句“情和颜蹠均为寄,忍絜新樽上镜湖”,以自身之情寄托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和艺术的喜爱和热情。这里的“情和颜蹠”指的是作者的情感和才华,将其视为对于文学艺术的奉献与寄托。最后一句“忍絜新樽上镜湖”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坚持和追求,将自己的新作品激励于雁湖之上。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雁湖之景、文人雅士和历史传世之作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对时间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追求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推荐

石桥西去接烟霞,方广山头佛子家。今日我来生善念,分明盏上见茶花。

日日楼头柳色浓,年年为客负春风。莺花时节兵还动,诗酒生涯老更穷。逆料未来犹有几。悬知所过即成空。故乡寒食浇松处,亦想儿曹念乃翁。

乌鹊语千回,黄昏不见来。漫教脂粉匣,闭了又重开。

身心如一是知常,事不惊人味久长。盖世功名棋一局,藏山文字纸千张。无心海燕窥金屋,有意江鸥傍草堂。惊破南柯少时梦,新晴鼓角报斜阳。

幼携书俞别湘潭,金榜标名第十三。昔日声尘喧洛下,近年诗价满江南。长为邑令情终屈,纵处曹郎志未甘。莫学冯唐便休去,明君晚事未为惭。

聪明不及前时久,惟鼻犹能嗅臭香。老去无端都塞了,不分鲍肆与兰房。

轩前叠小山,山下生新竹。秀色逗幽光,都作轩窗绿。公来坐其上,更置一株玉。岸巾人亦凉,意饱不须肉。落屑随飞香,是中安有俗。

马头曾为使君回,北望新亭道路开。於越地形缘海尽,句吴山色过江来。英雄有恨余湖水,天地忘怀入酒杯。珍重谢家林下客,玉山何待倩人推?

诗人歌乐郊,以政不以游。太守名是地,岂非为民谋。下车布条教,惠爱春风柔。丹笔平枉讼,赭衣息奸偷。政和岁亦丰,闾里舞且讴。及我闲暇时,驾言此淹留。杂花艳暄朝,翠竹鲜霜秋。有台下观渔,有堂前抗侯。觞斝纷错,管鼓亦喧啾。都人从公来,小大毕休休。施设苟异此,且为民

汉衩帷幄有真儒,五百余人辙予卢。三十六宫来往处,子房终得邵尧夫。

方袍为佛者,学术以儒兼。迹慕山林逸,心从典籍潜。白云中寄趣,浮世外安恬。遐想观书室,焚香正下帘。

雨脚才能驻,风头倏又高。未成曾点服,犹衣仲由袍。斗食尘埃愧,束书灯火劳。丁丁几樵斧。泛泛一渔舠。

门横石濑漱潺湲,两两人家柳映门。花影滟红山影碧,客行疑到武陵原。

哀猿叫落中岩月,野客吟残夜半灯。此景此时谁会得,白云深处坐禅僧。

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孤赏白日暮,暄风动摇频。夜窗蔼芳气,幽卧知相亲。愿致溱洧赠,悠悠南国人。

江陵虽未惯,已作一年留。料得到锦里,剩须谈橘洲。枫槠夹堤岸,荷芰匝城沟。南入湖潮橹,北通襄汉舟。逢人问风土,说与话难周。

佳丽三吴国,湖光荡日华。鱼惊动苹叶,燕喜掠杨花。云过山腰黑,风驱雨脚斜。烟波遥尽处,仿佛见渔家。

故里归来迹转浮,是身投老计何由。山中阅世松筠老,江上随波雁鹜流。揽鬓不堪供潦倒,诵诗犹及问朋游。西邻徐孺今文伯,我尔俱当让一头。

雅俗传祠日,年华重宴辰。初阳澹江雾,小雨破街尘。客盖浮轻吹,斋刀儼后陈。林芳催兔目,原色换龙鳞。壤路歌声杂,褠倡舞疊新。持杯遍酬客,惟欠眼中人。

楼前疏柳,柳外无穷路。翠色四天垂,数峰青、高城阔处。江湖病眼,偏向此山明,愁无语。空凝伫。两两昏鸦去。平康巷陌,往事如花雨。十载却归来,倦追寻、酒旗戏鼓。今宵幸有,人似月婵娟,霞袖举。杯深注。一曲黄金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