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盘盂

花不能言意可知,令君痛饮更无疑。
但持白酒劝嘉客,直待琼舟覆玉彝。
负郭相君初择地,看羊属国首吟诗。
吾家岂与花相厚,更问残芳有几枝。

作品评述

《玉盘盂》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绘了花朵无法言说却能感知的情感,以及诗人与友人共饮的场景。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玉盘盂,
A jade plate and bowl,

花不能言意可知,
The flowers cannot speak, but their meaning is understood.

令君痛饮更无疑。
It's undeniable that it compels the gentleman to drink sorrowfully.

但持白酒劝嘉客,
Holding white wine, urging the esteemed guest,

直待琼舟覆玉彝。
Waiting until the jade boat overturns the jade pitcher.

负郭相君初择地,
Shoulder to shoulder, the Marquis initially chose this place,

看羊属国首吟诗。
Watching the imperial capital's first recitation of poetry.

吾家岂与花相厚,
How can my humble abode compare to the flowers,

更问残芳有几枝。
But I wonder how many remaining flowers there are.

这首诗词以花朵为主题,表达了花朵无声却能传达情感的特性。诗人观察到花朵的美丽和凋谢,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花朵是无声的,但它们通过自己的存在和变化,传递出情感和意义,引起了诗人的共鸣。

诗中提到了令君痛饮,表示诗人以饮酒来排解内心的痛苦和忧伤。这种饮酒是一种寻找心灵慰藉的方式,也可以理解为诗人与友人共同分享人生的苦乐,通过互相倾诉,减轻彼此的痛苦。

接下来,诗人举起白酒,劝诱尊贵的客人。这里的白酒可能象征着纯洁和真诚的友谊,诗人希望通过饮酒来加深友情的亲密程度。

诗的结尾,诗人提到了自己的家,暗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并不高贵。他自我贬低,认为自己的家与花朵相比显得微不足道。最后一句"更问残芳有几枝"是对花朵凋谢的反思,诗人在思考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整首诗词通过花朵和饮酒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观察花朵,诗人领悟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同时也意识到人生中真正重要的是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和真诚相待。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展示了苏轼独特的思想和感情表达能力。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嘉客之名从此有。多谢风流,飞驭陪尊酒。持此一卮同劝後。愿花长在人长寿。

後炭前炉便是窑,饶君是铁也教销。不须泉下火山狱,新制人间法外条。今日晴明殊可喜,病夫意绪自无聊。看来只欠刀圭药,脚蹈层冰雪没腰。

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晓云。秋风两乡怨,秋月千里分。寒枝宁共采,霜猿行独闻。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

何意重关道,千年过圣皇。幽林承睿泽,闲客见清光。日御仙途远,山灵寿域长。寒云入晋薄,春树隔汾香。国佐同时雨,天文属岁阳。从来汉家盛,未若此巡方。

不拣花朝与雪朝,五年从事霍嫖姚。君缘接座交珠履,我为分行近翠翘。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滨卧病竟无憀.长吟远下燕台去,惟有衣香染未销。

昔年摩竭令,今日孰知恩。句外潜心体,言前密意论。松风清宇宙,桂月曜乾坤。出户虽无往,争如静掩门。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深处 一作:生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旧国当分阃,天涯答圣私。大军传羽檄,老将拜旌旗。位重登坛后,恩深弄印时。何年谏猎赋,今日饮泉诗。海内求民瘼,城隅见岛夷。由来黄霸去,自有上台期。

眼病身亦病,浮生已半空。迢迢千里月,应与惠连同。

问安勅使马如飞,络绎时新奉母慈。蜀产吴包何足道,蟠桃熟处是瑶池。

水天空阔正斜阳,何处山川是故乡。望断吴云心更远,寒鸦成阵雁成行。

人说泰山神庙,金碧炫似皇宫。对仁圣天齐,每年三月,云雨雷风。独笑疏狂学士,醉归来得共倒骑骢。有客访予不遇,书门屐齿留踪。气吞北海志盘胸。怜老背龙钟。说即日时光,人民困竭,囤乏囊空。满地旌旗无数,楼头鼓角仗兵戎。若识往来兴废,六爻细细推穷。

种梅我始效徐公,已觉幽香鼻观通。寄语后人无剪伐,要令凋郡识春风。

世路荆榛日日深,山居抱膝且长吟。便教定亶无公论,不到风闻松竹林。

湖山苍苍,湖水茫茫。丹枫飘锦,金橘铺黄。明眼衲僧,随境转圣凡,无处觅行藏。

雨热宫城阔,秋声禁树多。

风雪灞桥篱落间,寒驴乘兴寄曾攀。三生习气除难尽,也许渠分一半山。

故人横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蒇勋。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

花占枝头忄欠日焙。金汞初抽,火鼎铅华退。还似瘢痕涂獭髓。胭脂淡抹微酣醉。数朵折来春槛外。欲染清香,只许梅相对。不是临风珠蓓蕾。山童隔竹休敲碎。

小草虚心不染尘,传灯会上屡焚身。光明一点元无尽,漫结空花作好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