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即事九首

化国有余暇,丰年多醉人。
典衣谋一饮,对酒却惭春。

作品评述

《春日即事九首》是宋代李廌的一首诗词。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愉悦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春天到来,有些空闲时间,
丰收的季节,多么令人陶醉。
我穿上典雅的衣裳,计划一次酒宴,
然而面对美酒,我反而惭愧不已。

这首诗词的主题是春天和愉悦的生活。作者首先描述了春天的到来,以及在农耕社会中丰收的季节,这给人们带来了宝贵的空闲时间。接着,作者表达了自己在这个充满喜悦的季节里的心情,形容丰收的景象令人陶醉。然后,作者提到自己打算穿上华丽的衣裳,安排一场酒宴,与美酒共度时光。然而,当他面对美酒时,却感到自己与春天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不值得称颂。这种自愧的情绪表达出作者对春天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词通过对春天和丰收季节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通过作者自愧的心情,表达了对春天这个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自己微小的存在感,凸显了作者的虚怀若谷和谦逊之情。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揭示了作者对春天和生活的感悟,传递出一种追求美好、珍惜时光的积极态度。

作者介绍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当代儒林老,谁知蕴学精。典章推练达,经术号通明。簪橐何时去,堂坊一旦成。汉庭伤贾傅,仕不至公卿。

数日虽蒙霢霂沾,浥尘终恨太廉纤。今朝健起巡檐看,恰似庐山看水帘。

碧幢红旆白貂裘,去踏西风万里秋。要得处方医坏证,便须投矢负全筹。百年机会真难遇,一线光阴更易流。早辨出师诸葛表,祁山斜谷郁绸缪。

风雨离山驿,断桥危欲颠。去心奔逸骥,行路上青天。雁序江湖乐,云归岛屿连。悠悠远征客,千里独茫然。

浮世嚣尘不可干,漫山琮璧照人寒。客来莫认为顽石,具眼还须作玉看。

郎省声猷蔼缙绅,看看步武到通津。合留北阙扶宸极,却向西溪整钓纶。愧我暮年方谢事,羡君闭岁便抽身。时贤莫把衰翁比,林一如君只一人。

月色还将雪色同,雪光却与月光通。都将大地作月窟,仍牖碧天名雪宫。

老贼有肝鬲,多为德祖窥。谁令预筹事,更与共观碑。

渐雨回春,风清夏,垂柳凉生芳屋。馀花犹满地,引蜂游蝶戏,慢飞轻触。院宇深沈,帘栊寂静,苍玉时敲疏竹。雕梁新来燕,恣呢喃不住,似曾相熟。但双去并来,漫索幽恨,枕单衾独。仙郎去又速。料今在、何许停双毂。任梦想、频登台榭,遍倚阑干,水云千里空流目。纤遇又鱼客,难

秋山悬夕照,客意已悲凉。况复当此时,送君归故乡。相对茅檐下,灯火吐清光。佳人抱瑶瑟,促柱倾壶觞。殷勤须尽醉,明发各茫茫。

断岸三百里,萦带松上流。深非桃花源,自有渔者舟。闲意见水鸟,日共泛觥筹。何当骑鲸鱼,一去几千秋。

颠毛种种齿浮摇,屈指交游渐寂寥。时较半朝非是晚,路无数里不为遥。子猷垂到复归去,安道虽知未易邀。古寺徘徊久东望,青春云日冷萧萧。

商飙肃天宇,激志惊序换。嘒嘒寒蜩鸣,而无蠛蠓乱。珍簟荫浮凉,薄云鉴幽幔。凄清戒露鹤,瞭唳候霜雁。朗月翳高隅,重昏讵能旦。蕴结易云夕,拙薄婴世患。秉此耿介怀,无徒取妖玩。

溪畔维舟问戴星,此中三害有图经。长桥可避南山远,却恐难防是最灵。

日颗曝乾红玉软,风枝台动练罗鲜。

惠然乘兴访幽栖,细雨冥冥湿杖藜。七尺身强於鹤瘦,一生心不向人低。日寻灵药行寒麓,时有新诗付小奚。欲解貂金同一醉,酒垆闻只在前溪。

梁间燕子为喃喃,故下珠帘未放还。料得无声如反舌,不应留落在人间。

潘郎已是入秋悲,属疾犹贪桂补羸。密雪才高閒赋笔,流波意远托琴丝。离愁尽日吟青案,蠲渴何人寄紫梨。昨夜西楼凉月满,清谈偏忆庾元规。

我言送客非佛事,师言不送非佛智。双照送是不送是,金光大地乔松寺。

二月雨堪爱,霏霏膏泽盈。添成竹箭浪,催发杏花耕。迥湿风头冷,微含日脚明。居然嘉应在,谁是束长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