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

我有数顷田,读书尽岁暮。
苟无饥渴态,不必羡华富。
人生苦嗟卑,待日不可度。
不思羲和车,去去岂反顾。
闭门十年间,青云半尘土。
光荣能几时,悔吝已莫数。
所以五柳公,陶然乐贫窭。
彼有五男儿,岂有后日虑。

作品评述

《岁暮》是宋代诗人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我有数顷田,读书尽岁暮。
拥有一片田地,但到岁末读书才完成。
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勤奋读书的情景。他可能是一个贫苦的农民,拥有一片有限的土地,但他用一年的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中。这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执着追求。

苟无饥渴态,不必羡华富。
只要没有饥渴之心,不必嫉妒富贵。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物质财富的淡漠态度。他认为只要心态满足,不追求虚荣和财富,就能摆脱嫉妒之情,过上满足而简朴的生活。

人生苦嗟卑,待日不可度。
人生短暂而悲叹,等待的时光无法计量。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叹。他认为人生短暂而充满苦难,而等待的时间又是无法测量的。这种对时间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无常感使他产生了对世俗名利的深深厌倦。

不思羲和车,去去岂反顾。
不思考古代的华美车马,追求的是前进而不回头。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不追求世俗的华美和浮华,而是向前看、不回头的决心。他不关注权势财富,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学业和追求。

闭门十年间,青云半尘土。
闭门十年,深居简出,将自己与尘世隔绝。
这句诗描绘了作者长期闭门苦读的情景。他宁愿与世隔绝,深居简出,不受外界干扰,专心致志地追求学问。

光荣能几时,悔吝已莫数。
荣耀能够持续多久,悔恨和遗憾已经数不清。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看法。他认为荣耀和名利的光辉是短暂的,而悔恨和遗憾却是无尽的。他对名利的态度是淡然的,抱着一种豁达和超脱的心态。

所以五柳公,陶然乐贫窭。
就像五柳先生一样,心情愉悦地享受贫穷。
这句诗提到了五柳先生,指的是古代文学家刘孝绰,他以清贫而自得的生活方式而闻名。作者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清贫生活的满足和乐趣。

彼有五男儿,岂有后日虑。
他有五个儿子,又怎会担心未来。
这句诗描述了五柳先生的家庭状况。他有五个儿子,意味着有人继承他的志业和财产,因此他不需要担心未来的生计。这也暗示了作者对于后代的期望《岁暮》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读书与贫穷的态度,以及对于名利和时光的思考和感叹。

诗中,作者首先表明自己拥有一些土地,但他将读书作为自己度过岁末的重要事情。这展现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习的执着。他表示只要不追求财富与名利,只要心态饱满,就不必嫉妒那些富有的人。

接着,作者用几句简洁而深刻的词句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时间无法计量的感慨。他感叹人生的苦难和卑微,并表明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他心志坚定,不思考古代的华丽车马,而是勇往直前,不回头。

在闭门苦读十年之后,作者深居简出,与尘世隔绝。他认为光荣和名利是短暂的,而悔恨和遗憾却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他以五柳先生为例,赞美了他乐于享受贫穷生活的态度。五柳先生拥有五个儿子,不必为未来担忧,这也暗示了作者对于后代的期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追求、对财富名利的淡漠态度,以及对于生命和时间的思考。通过引用五柳先生的典故,诗中透露出一种豁达和超脱的心态,传达了追求内心满足和人生价值的主题。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春汝归欤,风雨蔽江,烟尘暗天。况雁门厄塞,龙沙渺莽,东连吴会西至秦川。芳草迷津,飞花拥道,小为蓬壶借百年。江南好,问夫君何事,不少留连。江南正是堪怜。但满眼杨花化白毡。看兔葵燕麦,华清宫里,蜂黄蝶粉,凝碧池边。我已无家,君归何里,中路徘徊七宝鞭。风回处,寄

摇漾越江春,相将采白蘋.归时不觉夜,出浦月随人。

曙分林影外,春尽雨声中。

束薪从涧底,及此不时求。力比鹅黄酒,功如狐白裘。分才具糜粥,余事暖衾稠。复恐成骄惰,三更起饭牛。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兔走乌飞不相见,人事依稀速如电。王母夭桃一度开,玉楼红粉千回变。车驰马走咸阳道,石家旧宅空荒草。秋雨无情不惜花,芙蓉一一惊香倒。劝君莫谩栽荆棘,秦皇虚费驱山力。英风一去更无言,白骨沉埋暮山碧。

画扇双酒壶,置前兵吏立。言将国匠奇,重以风义执。树石冰上看,山河月中入。便持菖蒲饮,不畏青蝇及。

可怜吴蜀爱荆州,胜赏相当卒罢休。何地无城堪保障,此城端为据咽喉。

红红白白两般栽,浅浅深深一气催。但爱透从清水出,不辞脱自於泥来。随花着盖相依立,聚菂为房忍擘开。妙洁色香无间断,床头更拨洗儿醅。

东望花楼曾不同,西来双燕信休通。仙人掌冷三霄露,玉女窗虚五夜风。翠袖自随回雪转,烛房寻类外庭空。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迢递青门有几关,柳梢楼角见南山。明珠可贯须为佩,白璧堪裁且作环。子夜休歌团扇掩,新正未破剪刀闲。猿啼鹤怨终年事,未抵熏炉一夕间。

闷来咄咄向空书,怪底年来每事疎。著脚左如旋磨议,进身难似上竿鱼。不逢贤者休弹铗,谩说侯门可曳裾。毕竟归农为上策,买将蓑笠去耕锄。

老丑移形转可吁,凋零已到骨之余。似因漱石磨成磷,幸免投梭折得疏。根笋尚如儿龀短,医师欲实火田虚。喜无乾胏劳吾決,含咀犹能味古书。

支提佛法无多子,何必胡僧劝举扬。好对春风二三月,鹧鸪啼处百花香。

谁念筼簹一饭贫,蛰龙头角正森森。殷勤惠我清贞节,减却君家几亩阴。

白水连天远,吴淞一幅秋。橘洲冰魄满,竹阁佳华留。凫雁不饮啄,鱼龙与拍浮。垂虹寓今夕,清胜庾公楼。

一人传虚万人实,今时非有昨非无。见若是今闻是古,今闻昨见已模糊。

除却文章无嗜好,世无朋友更凄凉。诗人枉向汨罗去,不及刘伶老醉乡。

溶溶水映娟娟秀。浅约宫妆笼翠袖。舞余杨柳乍萦风,睡起海棠犹带酒。憔悴萧郎缘底瘦。那日花前相见后。西窗疑是故人来,费得罗笺诗几首。

乍听骊歌似有情,危弦远道客魂惊。何心描画闲金粉,枯木寒山满故城。

此僧迷有著,因病得寻师。话尽山中事,归当月上时。高松连寺影,亚竹入窗枝。闲忆草堂路,相逢非素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