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夫

大妻唱舜歌,小妻鼓湘瑟。
狂夫游冶归,端坐仍作色。
不读关雎篇,安知后妃德。

作品评述

《狂夫》是唐代诗人刘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妻唱舜歌,小妻鼓湘瑟。
狂夫游冶归,端坐仍作色。
不读关雎篇,安知后妃德。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狂妄的丈夫和他的多位妻子之间的情景。大妻子唱着虞舜的歌,小妻子鼓着湘瑟,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画面。然而,这位狂傲的丈夫游荡在外归来,坐在那里却表现出不悦的神情。他不去阅读古代的《关雎》之辞,因此不了解贤淑的后妃们的品德。

赏析:
这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狂夫与妻子们之间的不和谐。大妻子唱舜歌,小妻子鼓湘瑟,显示出妻子们的优雅和才艺。然而,狂夫却归来后仍然心情不佳,这可能暗示他对妻子们的不满或不重视。他拒绝阅读《关雎》,表明他对古代的美德和后妃们的品德毫不关心。

整首诗通过描绘狂夫和妻子们的情景,反映了唐代社会中男女关系的某种现实。狂夫的态度和行为凸显了他的傲慢和无知,而妻子们的才艺和修养则被忽视和轻视。这首诗暗示了社会中存在着男女不平等和男性优越主义的问题。

刘叉运用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将诗情展现得深入浅出。他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评和对女性地位的关注,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传统价值观的质疑。这首诗在唐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反叛意义,呈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值得赏析和思考。

作者介绍

刘叉,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籍贯等均不详。活动在元和年代。他以“任气”著称,喜评论时人。韩愈善接天下士,他慕名前往,赋《冰柱》、《雪车》二诗,名出卢仝、孟郊二人之上。后因不满韩愈为谀墓之文,攫取其为墓铭所得之金而去,归齐鲁,不知所终。

刘叉的铁事典故

  唐朝诗人不少,狂放孤傲者也屡见不鲜,但是豪迈如江湖好汉的却只有刘叉一人。刘叉,这名字就叫的不同凡俗,一般人都叫些典雅端丽,或者温正和平的字眼儿。可刘叉兄弟的名字却不是,单一“叉“字,江湖豪气就迎面而来,确实刘叉人如其名,性格也是如梁山好汉一般。据说刘叉少时就“任侠”,还因酒杀人,亡命而逃,倒是和鲁智深有些相仿。但刘叉没有去当杀人放火的“花和尚”,等到朝廷大赦,就改为发愤读书,后来竟也能写的好诗。他听说韩愈接纳天下的读书人,就去投奔,作《冰柱》、《雪车》二诗献给韩愈老师。刘叉的这两首诗,历来被评为险怪之中的代表作,用险韵(险韵是指韵脚比较少,字也比较生僻的韵部,像《冰柱》这首诗用的“麻韵”,其中的“柤”字和“舥”字等都极少有人能用的到)。全诗显得如奇山怪石,峥嵘嶙峋:

  师干久不息,农为兵兮民重嗟。骚然县宇,土崩水溃。畹中无熟谷,垄上无桑麻。王春判序,百卉茁甲含葩。有客避兵奔游僻,跋履险厄至三巴。貂裘蒙茸已敝缕,鬓发蓬舥。雀惊鼠伏,宁遑安处。独卧旅舍无好梦,更堪走风沙。天人一夜剪瑛琭,诘旦都成六出花。

  南亩未盈尺,纤片乱舞空纷拏。旋落旋逐朝暾化,檐间冰柱若削出交加。或低或昂,小大莹洁,随势无等 差。始疑玉龙下界来人世,齐向茅檐布爪牙。又疑汉高帝,西方未斩蛇。人不识,谁为当风杖莫邪。铿镗 冰有韵,的皪玉无瑕。不为四时雨,徒于道路成泥柤。不为九江浪,徒为汩没天之涯。不为双井水,满瓯 泛泛烹春茶。不为中山浆,清新馥鼻盈百车。不为池与沼,养鱼种芰成霪霪。不为醴泉与甘露,使名异瑞 世俗夸。特禀朝澈气,洁然自许靡间其迩遐。森然气结一千里,滴沥声沈十万家。明也虽小,暗之大不可 遮。勿被曲瓦,直下不能抑群邪。奈何时逼,不得时在我目中,倏然漂去无馀些。自是成毁任天理,天于 此物岂宜有忒赊。反令井蛙壁虫变容易,背人缩首竞呀呀。我愿天子回造化,藏之韫椟玩之生光华。

  刘叉此诗是用冰柱来比喻自己的才华得不到施展,但比喻的怪,诗也写的怪,可韩愈老师是喜欢这样的怪僻诗风的,所以就收留了刘叉。但刘叉也不是那种习惯于低三下四地寄人篱下的人,韩愈老师又一付儒者的派头,所以刘叉不久就不耐烦了,据说刘叉临走时“持愈金数斤而去,曰:‘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这里顺便说一下韩愈老师是当时有名的写墓志铭的专家,当时写墓志铭收费极高,尤其像韩愈老师这样的名人写墓志铭,更是一种身份象征,所以豪门望族都重金礼聘韩愈老师来写,同理负责写碑的书家如柳公权等也发了不少财,当时认为如果贵族中哪家子孙为父辈办丧事时,没有请上述两位来写文书丹,就是不孝。当然写这东西时,不免有些无谓的吹捧,人死为大吗,就是现在追悼会上的悼词一般也是只说好话嘛。刘叉对于韩愈老师这个做法却并不以为然,竟理直气壮地拿走了韩愈的钱,还说你这是吹捧死人得来的,还不如给我刘某人当生活费呐。大有“不义之财,取之何碍”的意思。不知道韩愈老师的鼻子有没有气歪。看这刘叉的脾气确实很像绿林豪客们的性格。

  此后的刘叉,“归齐鲁,不知所终”。唉,古代的文献中记载的多半是帝王将相,一般人往往入不了史书,只见于笔记小说之类的,所以生卒年和事迹什么的都不完整,我们现在知道的刘叉的事迹,也就这点事儿。

诗词推荐

三更里,根蒂固。玲珑现日端午。要返覆,泥里倒推车,便即时扬勃土。木金间隔腾鸟乌兔。刀圭至,汞铅聚。降满地白雪注黄芽,看玉华,

重城雉堞粉相围,乱片情多故点衣。浩荡关河无表里,微茫草树有光辉。冷侵容鬓双蓬短,急伴年华一箭飞。却忆水曹诗句好,群鸦接翅傍昏归。

浅晕修蛾,脆痕红粉,犹记窥户。香断帘空,尘生砌冷,谁唤青鸾舞。春风花信,秋宵月约,历历此心曾许。衔芳恨、千年怨结,玉骨未应成土。木兰艇子,莫愁何在,谩系寒江烟树。事逐云沈,情随佩冷,短梦分今古。一杯遥夜,孤光难晓,多少碎人肠处。空凄黯、西风细雨,尽吹泪去。

温液吐涓涓,跳波急应弦。簪裾承睿赏,花柳发韶年。圣酒千钟洽,宸章七曜悬。微臣从此醉,还似梦钧天。

佳期不定春期赊,春物夭阏兴咨嗟。愿得句芒索青女,不教容易损年华。

吴歈蔡讴调不同,众伶合作如一宫。流郑激楚溯回风,姱姿修态纷追从。人声丝竹各竞工,燕赵齐秦射代供。曜灵西藏曲未终,繁灯列炬亘筵红,皎如初日辉帘栊。

毓秀方壶应半千,先春二日秩初筵。澄陂万顷难同量,野鹤高标不计年。楚国洁清真有继,石君孝谨更光前。久期卓令三公秩,尚借陈蕃别驾贤。纷若尽随春卉媚,恬然独与雪筠坚。鄙人辱眷尤钦佩,拜寿裁诗佐玉船。

君子与人交,未始无惊惕。小人与人交,未始无差忒。祗此真喜欢,也宜重爱惜。他年云水疏,亦恐难寻觅。

瞿昙鼓动三寸舌,四十九年无法说。达磨不立一字脚,列派分枝无处著。青山不锁长飞势,沧海合知来处高。

外作禽荒内色荒,三千红粉日严妆。潘妃纵有嫣然态,不步金莲到射场。

解帆登岸作山游,林木茅茨共一丘。数日骤寒消不尽,尚余残雪护松瘤。

复此经过三十年,唯应岩石故依然。城南老树朽为土,檐外稚松青拂天。枕上功名祗扰扰,指端变化又玄玄。刀圭乞与起衰病,稽首秋空一剑仙。

春欲尽,景仍长,满园花正黄。粉翅两悠飏,翩翩过短墙鲜飙暖,牵游伴,飞去立残芳。无语对萧娘,舞衫沉麝香。

风吹仙袂飘飘举,底事下蓬莱。东朝遥祝万年杯。玉液泻金垒。天上蟠桃又熟,晕酡颜、红染芳腮。年年摘取献天阶。齐舞柘枝来。

绝域长夏晚,兹楼清宴同。朝廷烧栈北,鼓角满天东。屡食将军第,仍骑御史骢。本无丹灶术,那免白头翁。寇盗狂歌外,形骸痛饮中。野云低渡水,檐雨细随风。出号江城黑,题诗蜡炬红。此身醒复醉,不拟哭途穷。

巫山彼美神,秀色发朝云。绚丽不可挹,飘飖去无痕。楚萝一夕后,苍山秋复春。目断肠亦断,往来今古人。

一死公余事,由来虏亦人。使知临难日,犹有不欺臣。河洛倾遗愤,英雄叹后尘。煌煌中兴业,公合冠麒麟。

千里风湍,万叠云峰,自相送迎。叹扁舟如叶,漂流如梗,片帆如箭,聚散如萍。家在东湖,身来西浙,非为区区利与名。堪怜处,为雏饥犊暮,狗苟蝇营。平生何辱何荣。且一任三才和五行。有鷃飞鹏奋,鹤长凫短,朱颜富贵,白发公卿。印漫累累,绶何若若,休羡行歌朱买臣。归来好,

策杖凌晨出,携筐薄暮归。未知故山荔,何似首阳薇。

二十年前到已曾,今虽重到眼犹生。海无弃水归斯受,山不留云用则行。去雁来鸿如互避,稚金老火若交争。天机养至相忘处,物意天心两太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