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泗上喜见张嘉父二首

眉间冰雪照淮明,笔下波澜老欲平。
直得全生如许妙,不知形谍已多名。

作品评述

《过泗上喜见张嘉父二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眉间冰雪照淮明,
笔下波澜老欲平。
直得全生如许妙,
不知形谍已多名。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轼在泗州(今江苏淮安)上任时,喜见到他的朋友张嘉父的情景。诗人用光景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并以此为契机思考人生的境遇。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眉间冰雪照耀泗州(淮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眉间冰雪是指苏轼的眉毛上沾染了冰雪,这是由于诗人刚刚经历了严寒的旅途,到达泗州后的喜悦之情。诗人将泗州的景象与自己的内心感受联系在一起,形象地表达了他的喜悦之情。

接着,诗人提到了自己的写作,用笔下波澜老欲平的语言形容了他笔下作品的求稳和追求平静的愿望。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平息时局的动荡,表达对社会安定的渴望。

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轼对张嘉父的赞赏和思念之情。诗人认为张嘉父的才华和品德都非常出众,直抒胸臆地称赞他全身上下都是如此妙绝。然而,诗人也提到了形谍已多名,指出了诗人在政治上的困境和个人之间的痛苦冲突。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展示了苏轼对泗州见到张嘉父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思考。在这种喜悦和思考之间,诗人透露出对社会和个人境遇的关注和反思。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缺月空云弄晚晴,读书灯影度微明。梧桐未肯收残雨,犹作窗间打叶声。

江槎出没浮犀牛,波涛掀天谷为洲。江寒水落惊霜秋,危根瘦节鸣寒流。脆朽吹去谁镌锼,连峰叠嶂立酋酋。吾家此山不易得,十年弃置空自尤。猿号鹤唳岂无意,委虵怪我怀羔裘。西归父老拍手笑,笑忆翁子躬薪樵。去时三山今有五,不问故园惟一丘。

曾居五老峰,所得共谁同。才大天全与,吟精楚欲空。客来庭减日,鸟过竹生风。早晚摇轻拂,重归瀑布中。

悠悠虞坂路欹斜,迟日和风簇野花。未省孙阳身没后,几多骐骥困盐车。

道人急打五更钟,窗外悲风正吼松。归梦不须惊久客,骤寒便欲作初冬。

山泉酿出苦醅硬,野蔓生来酸子圆。此味不投甜世界,遣教参透石翁禅。

荣怀之庆,莫盛于斯。三宫四册,五叶一时。德阜而岂,福大而滋。子子孙孙,于时保之。

忧国心如石,当朝有古风。挂冠虽在远,遣札不忘忠。飞旐西归洛,新阡背倚嵩。还令往来客,下马白杨中。

十年松竹暗茶山,君有诗声旧将坛。食荠谁如东野苦,无毡不奈广文寒。闭门久咏高轩过,弹铗今嗟行路难。我亦凋零旧宾客,遗编聊共拂尘看。

云截山腰断,风驱雨脚回。早阴江上散,残热日中来。却取生衣著,重拈竹簟开。谁能淘晚热,闲饮两三杯。

黎民于变是尧时,便字尧夫德可知。更览新诗名击壤,生生全道略无遗。

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爇尽水沉烟,露滴鸳鸯瓦。花骨冷宜香,小立樱桃下。

颜色倾城世更精,爱卿长是说卿卿。卷中昔日催徽貌,重见应怜太瘦生。

同侗稽首,董公道伟。自远清论三岁。渴德之怀,笔舌岂能尽意。伏想迩来法候,愈冲和、燕居无滞。予今则,处环墙养拙,毋劳齿记。幸遇便风经过,把狂吟尺牍,通为一寄。岁月堂堂归去,有如流水。性命速宜了干,启虔诚、幸恕僭易。山侗拜,董公道伟,及诸道契。

饮了蒲觞五日期。彩丝还系玉麟儿。台云荐瑞生香褓,菡萏飘香入寿卮。占骨相,孕清奇。秋风雁序看齐飞。卿家奕世青毡在,况是双亲未老时。

秋色方浓,好天凉夜,风雨初霁。缺月如钩,微云半掩,的烁星河碎。爽来轩户,凉生枕簟,夜永悄然无寐。起徘徊,凭栏凝伫,片时万情千意。江湖倦客,年来衰病,坐叹岁华空逝。往事成尘,新愁似锁,谁是知心底。五陵萧瑟,中原杳杳,但有满襟清泪。烛兰缸,呼童取酒,且图径醉。

先生萧瑟半涂休,一跌青云不再收。名压班行来众毁,笔鑱造化起天雠。王韦党破谁为地,柳播风殊愿易州。庙食罗池今尚否,满编遗韵掩鸣球。

上下天光一碧时,白苹红蓼照晴晖。汉阳树远江烟起,黄鹤楼空燕子归。

千树玲珑罩,正蒲风微过,梅雨新霁。客里幽窗,算无春可到,和愁都闭。万种人生计。应不似、午天闲睡。起来踏碎松阴,萧萧欲动疑水。借问归舟归未。望柳色烟光,何处明媚。抖擞人间,除离情别恨,乾坤馀几。一笑晴凫起。酒醒後、阑干独倚。时见双燕飞来,斜阳满地。

别后书稀梦亦稀,忽传尺素到柴扉。不知天骥方徐步,将谓云鹏久怒飞。句律斩新过似旧,姓名略是复疑非。长官仙去宾朋散,存者依稀有杜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