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书画船五首

书画生憎世上尘,不嫌蓑笠渺无津。
扁舟去住浑林间,了是江湖旧散人。

作品评述

又书画船五首

书画生憎世上尘,
不嫌蓑笠渺无津。
扁舟去住浑林间,
了是江湖旧散人。

中文译文:

书画艺术排斥尘世纷扰,
不以贫穷为意。
独自驾着小船,
在幽静的林间来去,
这是一位旧时江湖中散修的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深爱书画艺术的心境和生活态度。

首先,作者将书画艺术与尘世隔绝,表示他不喜欢俗世的繁忙和浮躁,把世上的烦恼与纷扰比作尘土。他将书画视为一种净化心灵的方式,一种追求虚静境地的途径。

其次,作者表达了自己质朴的生活态度。他提到不需要豪华的服装和物质享受,只需要一顶蓑笠(象征简朴的农民帽)和一艘简陋的小船,这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他不依赖于外部的物质条件来获得快乐与满足,而是在纯净的自然环境中,过着一种简单而自由自在的生活。

最后,诗中提到了“江湖旧散人”,这个词语前后呼应,将诗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江湖旧散人一词多指在江湖间游荡的自由人,他们摈弃了尘世的束缚,过着独立自由的生活。作者将自己比作这样一位散修的人,表达了自己独立自在、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书画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简单自由生活的追求,表达了一种远离尘世、亲近自然的意境,给人以平静和宁静的感受。

作者介绍

孙嵩(一二三八~一二九二),字元京,休宁(今属安徽)人。次皋兄。以荐入太学。宋亡隠居海宁山中,自号艮山。有《艮山集》,已佚。元至元二十九年卒,年五十五。事见《桐江集》卷一《孙次皋诗集序》,《新安文献志》卷八八有传。 孙嵩诗,据《桐江集》、《新安文献志》所录,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嗟哉彻之有天下,甘心神仙希羽化。五十余丈起楼观,万八千里走车驾。安期羡门竟何在,五利文成终死诈。若非留意尚文学,嬴政且贤非尔亚。

鞅已归秦膑入齐,有才不用孰持危。后来医国非无药,仁义良方惜不施。

回龙寺壁看维摩,最得曹吴笔意多。风雨尘埃昏欲尽,何人更著手摩挲?

雅分供余食,鸽乱著残棋。

家家新酒滴新醅,残岁峥嵘春欲回。霜野寂无新到雁,雪林寒有欲开梅。关河路永双横辙,天地身闲一举杯。酬答风光千点泪,怯将愁眼更登台。

一章通奏领州麾,诏许残书得自随。吾党成章真小子,官中了事是癡儿。昏眸病入花争乱,倦首搔馀雪半垂。所赖韦吴皆杰笔,刘生当见汗青期。

才过清如候,凄然感旅怀。新蛩吟古砌,落叶满前阶。榴火春仍驻,槐屯午自佳。凭诗记风土,归以语朋侪。

鄱阳寄家处,自别掩柴扉。故里人何在,沧波孤客稀。湖山春草遍,云木夕阳微。南去逢回雁,应怜相背飞。

民一念浑彻渊泉,内府时时出禁钱。只此自添无量寿,何须彩索颂长年。

耳所以司听,听正乃为聪。匪彝谨勿闻,闻之则为聋。

白下西风落叶侵,重来此地一登临。清笳皓月秋依垒,野烧寒星夜出林。万古河山应有主,频年戈甲苦相寻。从教一掬新亭泪,江水平添十丈深。

病夫慵出长蓬蒿,但见刍薪价益高。积雨了知寒在候,我方随事典衣袍。

穷巷凄凉苦未和,君家庭院得春多。不辞瘦马骑冲雪,来听佳人暗踏莎。破恨径须烦麹糵,增年谁复怨羲娥。良辰乐事古难并,白发青衫我亦歌。细雨郊园聊种菜,冷官门户可张罗。放朝三日君恩重,睡美不知身在何。

两别因循久酿疑,其如老病骨累累。心铭自勒家庭苦,手绠曾悬坎井危。吠雪有声非我累,仰天无愧要相知。交情须看寒松柏,傲尽春风桃李时。

翀峰龟岭与龙屿,三处山川实壮哉。相去之间不百里,七年三度状元来。

原野正春风,登临一醉同。阴晴时未定,今古思何穷。山势落还起,溪流噎复通。隐君方自得,可羡尔冥鸿。

山侗正抚,心琴仙调。蓦然想、道契仇香姓赵。愿吾官,早开悟,事皆颠倒。匿智慧,装懵懂,咄去奸俏。便仿效、许氏庞公,全家物外,个

公退琴堂动逸怀,闲披烟霭访微才。马嘶穷巷蛙声息,辙到衡门草色开。风引柳花当坐起,日将林影入庭来。满斋尘土一床藓,多谢从容水饭回。

滕家仙子六琼娘,煮露为酥不剩浆。滴作玉虫千万只,一时飞满白云乡。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