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陈维崧的《寄赠侯叔岱》
拼音和注音
nán ér wǔ shí bù zuò guān , nà dé cháng cháng hǎo yán sè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颜色:(名)①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红~|~鲜艳。②指显示出来让人知道厉害的脸色或行动:给他点~瞧瞧!③姿色(多见于旧戏曲、小说):这女子有几分~。
男儿:(名)男子汉:~有泪不轻弹。
不作:不兴起;不兴盛。不耕作;不写作。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
常常:(副)表示同一情况多次发生,而且相隔不久:~闹病|他~工作到深夜。[近]往往|时常。[反]偶尔。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原诗
萧萧大梁城,莽莽悲风起。
洛阳诸女儿,竞说侯公子。
侯家公子不可当,谈兵说剑声琳琅。
酒后能骑赭白马,兴酣作使邯郸倡。
睢阳城下日将夕,箭如饥鸱叫平泽。
确磝贼火动地来,两手如飞左右射。
归来犹未散鸣钟,琥珀压酒葡萄浓。
旦夕长安赐甲第,不然辟谷寻赤松。
黄河之水流不极,世间万事安可测。
男儿五十不作官,那得常常好颜色。
珊瑚之辔白玉卮,与君作歌君莫疑。
侯家公子竟憔悴,何况洛阳诸女儿。
今岁广陵城,小弟雎阳至。谓四弟子万。
相逢蹋臂说侯生,白日明明照天地。
人言侯生狂,定识侯生乐。
斗鸡下鄢陵,呼鹰上宛洛。
余卧江东二十春,眼中知己半沈沦。
何时策马繁台去,一访当年屠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