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罢天香月半昏,掩扃才了便呼灯。

出自宋代李曾伯的《宜兴山房十首(其五)》

出自宋李曾伯的《宜兴山房十首(其五)》

拼音和注音

shāo bà tiān xiāng yuè bàn hūn , yǎn jiōng cái le biàn hū dē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原诗

烧罢天香月半昏,掩扃才了便呼灯。

窗前诵彻渊明赋,却傍禅床听葛藤。

诗词推荐

雨泣镫花夜一更,醉中忘却语诗盟。料应独立南窗下,猛拍阑干万斛情。

官牌夹外少人烟,商妇琵琶久断弦。司马青衫不须泣,江鸥对我正忻然。

相逢旅馆意多违,暮雪初晴候雁飞。主人酒尽君未醉,薄暮途遥归不归。

茅庐诸葛亲曾住。早赚出抱膝梁父。笑谈间汉鼎三分,不记得南阳耕雨。叹西风卷尽豪华,往事大江东去。彻如今话说渔樵,算也是英雄了处

语燕飞来绕画梁。

闺壶高风在,乡闾美事传。宁须伯仁长,更觉寿昌贤。禄养酬初志,恩封慰暮年。侍郎官已贵,遽返阆昆仙。

叠叠石石石赘赘,立竿作表齐竿旄。阿谁造得云梯子,戋刂地过城百尺高

家家趁寒食,看花雒城里。孰知我辈人,屐去登山齿。千峰据其高,一览无馀美。小溪山下来,青烟林末起。俯瞰阛阓居,总在尘埃底。洒樽遽移下,诗兴良未已。恩念读书人,故事为重纪。

甲第多清赏,芳辰命羽卮。书帷通行径,琴台枕槿篱。池疑夜壑徙,山似郁洲移。雕楹网萝薜,激濑合埙篪。鸟戏翻新叶,鱼跃动清漪。自得淹留趣,宁劳攀桂枝。

君年有余富,我老渐来侵。莽苍麏鼯野,峙停鸾鹄音。藜羹秉觚牍,筚路向山林。商略古人意,孜孜不患深。

汉月孤生瀚海头,迥临荒野照边州。光残金柝声中晓,晕满雕弓影外秋。漠北征人齐倚剑,城南思妇独登楼。那堪今夜关山月,况有胡笳引泪流。

鸢飞杳杳青云里,鸢鸣萧萧风四起。旗尾飘扬势渐高,箭头砉划声相似。长空悠悠霁日悬,六翮不动凝风烟。游鹍翔雁出其下,庆云清景相回旋。忽闻饥乌一噪聚,瞥下云中争腐鼠。腾音砺吻相喧呼,仰天大吓疑鹓雏。畏人避犬投高处,俯啄无声犹屡顾。青鸟自爱玉山禾,仙禽徒贵华亭露。

次舍山郭近,解鞍鸣钟时。主人炊新粒,行子充夜饥。关月生首阳,照见华阴祠。苍茫秋山晦,萧瑟寒松悲。久从园庐别,遂与朋知辞。旧壑兰杜晚,归轩今已迟。

英台修读地,旧刻字犹存。一阁出霄汉,万松连寺门。洞深云气冷,池浅鹿行潭。山下流来水,风雷日夜喧。

天子首除全蜀尹,近班亲问治才长。辅臣皆曰明公可,出守当令远俗康。拥节两川曾不扰,剖符千里定为良。图书溢目延丹禁,印绶垂腰制一方。紫诰忽来双雨露,锦城重去五星霜。望尘骑走儿童竹,夹道壶倾父老浆。坐啸楼台万山碧,行春车马百花香。西南每往临藩屏,前后多归入庙堂。

鲛人直下白龙潭,割得龙公滑碧髯。晓起相傅蕊珠阙,夜来失却水精帘。一杯淡煮宜醒酒,千里何须更下盐。可是士衡杀风景,却将膻腻比清纤。

每逢胜境便留神,一路桃花别汉秦。绕刹苔封高士蹟,临溪客问野人津。纡回松竹看非俗,罗列山川识有真。踏遍岭头天尺五,飘飘已觉迥风尘。

云海三山路忽通,形神俱妙玉霄东。八篇拟授无司马,银鼎浮珠问葛翁。

屹立虚亭跨野塘,萧萧爽爽似潇湘。从教密种千竿竹,不蔽山光与水光。

君看酒碗涴蒙泉,玉气珠光夜索然。可使黄尘车马客,更将此地世人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