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从三代识遗声,每见九夷朝祭器。

出自清代顾炎武的《齐祭器行》

出自清顾炎武的《齐祭器行》

拼音和注音

yóu cóng sān dài shí yí shēng , měi jiàn jiǔ yí cháo jì qì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泛称少数民族。

三代:三代sāndài指祖至孙三辈,也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祖孙三代三代同堂三代sān-dài[thethreeancientchinesedynasties——hsia,shangandchou]∶指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个朝代

祭器:祭器jìqì祭祀时用的器具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原诗

太公封齐廿八世,春禘秋尝长有事。

犹从三代识遗声,每见九夷朝祭器。

器历商周制度工,相传丁癸及桓公。

花纹不似莱人物,法象仍疑两敦同。

牛山下涕何悲苦,岁久光华方出土。

夏后璜偏入向魋,鲁宫宝又归阳虎。

历下秋风动夕萤,古来神物亦飘零。

谁知柏寝千年器,异日还陈汉武庭。

诗词推荐

故里夫差国,高名惠远师。君恩从野逸,归棹逐凌澌。旧访暗无念,牵怀亦有诗。因行过秦望,为致李斯碑。

鹍翮凌摩在绛霄,玉清高处领群僚。宁无尺五归时论,会有登三报治朝。商弼夜深方入梦,尧衢日出已闻谣。头颅自信多公道,白发从渠不肯饶。

登陆由来说四明,它山胜地久驰名。龙眠巨堰两岸下,鳄吼奔流一水清。瑶阁钟鸣群动息,金轮鼓奏百旦惊。后来水政谁研究,肯兴云涛更主盟。

越客上荆舠,秋风忆把螯。故烦分巨跪,持用佐清糟。饮量宽沧海,诗锋捷孟劳。甘餐饱觞咏,余事付钧陶。

簟如秋水憩回廊,素月分辉百倍凉。山木交加无意绪,故教疏影到人床。

书生习气尽驱除,酒兴诗情亦已无。底怪今朝亲笔砚,村乡来请辟蝗符。

簷鹊声前拆雁书,双材有底到蜗庐。洁樽几梦沾膏露,下筹于今荐腹腴。仙府流霞端伯仲,徐州秃尾但台舆。寒人醉饱何缘静,径搅诗肠撚白须。

雨足塍塍水,春晴处处花。畏涂双只堠,荒戍两三家。心折朝鸣鹿,魂惊暮集鸦。想君行役苦,愁蹙不成嗟。

庭前鹊绕相思树,井上莺歌争刺桐。含情少妇悲春草,多是良人学转蓬。

羸如蓐妇多忌,倦似田翁作劳。玩具僧梳刖屦,欢悰丁尾龟毛。

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疑是经春雪未消。今日是何朝。

振锡西林去,清闲称所依。高巢孤鹤返,深谷片云归。野色供吟笔,秋光射衲衣。长亭携别处,落日半沉晖。

野园无鼓又无旗,鞍马传杯用柳枝。娇养翠娥无怕惧,插人头上任风吹。

临临春去却成晴,花落无声片片轻。一句杜鹃香国泪,半帘皓月故人情。

艳杏夭桃日夜忙,雨馀啼损不成妆。元戎和气春风似,又引笙歌看海棠。

至音淡薄谁曾赏,古意飘零自可怜。不似秦筝能合意,满堂倾耳十三弦。

汉儿辫发笼氈笠,日暮黄金台上立。臂鹰解带忽放飞,一行塞雁南征急。

梅花未彻。付与团团沙塞月。端欲捐书。去乞君王丈二殳。貂裘锦帽。盘马不甘青鬓老。底事偏奇。细草平沙看打围。

秋意满芙蓉,红映小园丛竹。风里凤箫声扬,有新妆明玉。诗翁相对两悠然,一醉绕黄菊。目尽晚山横处,共修眉争绿。

不落宫商太古音,无劳弦上发清声。高山流水有余意,除却子期谁解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